毕业论文:境遇:人的自由与孤独—从《魔鬼与上帝》《禁闭》浅谈萨特戏剧与其境遇观

毕业论文:境遇:人的自由与孤独—从《魔鬼与上帝》《禁闭》浅谈萨特戏剧与其境遇观

ID:18570271

大小:77.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18

毕业论文:境遇:人的自由与孤独—从《魔鬼与上帝》《禁闭》浅谈萨特戏剧与其境遇观_第1页
毕业论文:境遇:人的自由与孤独—从《魔鬼与上帝》《禁闭》浅谈萨特戏剧与其境遇观_第2页
毕业论文:境遇:人的自由与孤独—从《魔鬼与上帝》《禁闭》浅谈萨特戏剧与其境遇观_第3页
毕业论文:境遇:人的自由与孤独—从《魔鬼与上帝》《禁闭》浅谈萨特戏剧与其境遇观_第4页
毕业论文:境遇:人的自由与孤独—从《魔鬼与上帝》《禁闭》浅谈萨特戏剧与其境遇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境遇:人的自由与孤独—从《魔鬼与上帝》《禁闭》浅谈萨特戏剧与其境遇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境遇:人的自由与孤独——从《魔鬼与上帝》《禁闭》浅谈萨特戏剧与其境遇观14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日期:14摘  要境遇,作为剧作家与哲学家萨特主要的戏剧观念,已并不仅仅是一种戏剧情境理论,而更是构成其哲学上自由选择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

2、一位存在主义的无神论者,萨特戏剧中所描绘的境遇主要地以《魔鬼与上帝》和《禁闭》为代表分别关注人与上帝和人与人的关系。对比中,我们发现萨特在宗教学上的全盘否定带来了伦理学上的紧张,这个问题虽然成为萨特哲学上的弱点,但在戏剧上却仍然可以是成功的。本文围绕境遇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哲学与戏剧之间,力图对萨特的境遇观给出一个较全面阐释和更公正的评价。关键词:境遇;戏剧;萨特;存在主义14ABSTRACTSituation,isthecoreofJean-PaulSartre’sviewoftheatretheory.Famousasagreatp

3、hilosopheranddramatist,Sartrenotonlyexpressedakindoftheoryaboutsituationofplay,butalsoconstructtheimportantpartinhisthoughtof"freechoice"onphilosophy.Asanexistentialatheist,thesituationsinSartre'sdramaswasmainlypayattentiontotheourrelationshipswithGodandOtherswithreprese

4、ntativeinthedramas"DevilandGod"and"NoExit".Comparatively,wefoundthatSartre'stotalnegationofreligionbroughtnervousofethics,althoughthisproblemmaybecomingSartre'sweaknessofhisphilosophy,itcanbesuccessfulondramastillly.Thisdiscussedbroadlyaboutsituation,makeanefforttoprovid

5、emoreall-roundexpoundingandmoreimpartialvaluationtoSartre’ssituation.Keywords:situation;theatre;Sartre;existentialism14目  录导  言1第1章 戏剧情境和萨特的境遇观2第2章 《魔鬼与上帝》《禁闭》与基督教5第3章 萨特境遇观的问题与意义11结  论14参考文献15致  谢1714导  言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让-保罗·萨特在戏剧创作上也有着杰出的成就。但相比之下,作为萨特创造的戏剧理论——他所提倡的境遇剧(Lethea

6、tredelasituation)的观念,却要含混得多。境遇(situation)一词的译法,也有情境、处境等多种,它有时被当作萨特戏剧的代名词在使用,有时却被和其他戏剧家的戏剧情境理论混同。但萨特的境遇观是独特的,境遇在萨特眼中绝不仅仅是戏剧的一个要素,或者说一个重要的要素那么简单,当我们忙着追溯境遇的源头,或试图概括出境遇在不同戏剧中共通的意义时,有些萨特对境遇和境遇剧的概念深刻的观点却往往被忽视掉了。诚然境遇剧是萨特所提倡的,然而在这种提倡之下,我们除了依照这个提倡去了解境遇的普遍概念以外,也还需要关注一下萨特所提倡的境遇剧是怎样

7、的。值得高兴的是,萨特对他的境遇剧并不止于理论性的纸上谈兵,更有着卓有成效的创作实践可供我们参考和解读。在萨特一生发表的十一部剧本中,《魔鬼与上帝》是萨特本人声称最喜欢的戏剧,而在演出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他人就是地狱》则公认是最集中体现其存在主义哲学观的作品。随着存在主义的流行,尤其在中国的青年学生之中,这两部作品也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禁闭》以其精简的人物、场景、生动的情节和可深入思考的空间而受到的偏爱自不必说,2007年新年北大剧社的学生对《魔鬼与上帝》进行的公演也曾噪及一时。但往往被会人们忽略的是,无论是“魔鬼”或“上帝”

8、,还是“地狱”这样的概念在宗教范畴内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萨特不仅仅是一个存在主义者,正如他在著作《存在主义是一种存在主义》中所区分的那样,他还是一个“存在主义的无神论者”。萨特在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