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在日本.严绍璗,王晓平.1990

中国文学在日本.严绍璗,王晓平.1990

ID:18620160

大小:17.05 MB

页数:518页

时间:2018-09-19

中国文学在日本.严绍璗,王晓平.1990_第1页
中国文学在日本.严绍璗,王晓平.1990_第2页
中国文学在日本.严绍璗,王晓平.1990_第3页
中国文学在日本.严绍璗,王晓平.1990_第4页
中国文学在日本.严绍璗,王晓平.1990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在日本.严绍璗,王晓平.199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GeneralInformation]书名=中国文学在日本作者=严绍?王晓平页数=490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日期=1990年10月第1版SS号=10733499DX号=000000218739url=http://book2.duxiu.com/bookDetail.jsp?dxNumber=000000218739&d=B28618F7AE57F377EA5A305B4439B8F3&fenlei=090304&sw=%D6%D0%B9%FA%CE%C4%D1%A7%D4%DA%C8%D5%B1%BE封面版权前言

2、目录目录前言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东传日本的文化背景第一节飞鸟奈良时代(公元五世纪至公元九世纪初):以人种交流为自然通道的传布形式第二节平安时代(公元九世纪至公元十二世纪):中日文化接触直接通道的开辟——以贵族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传布形式第三节五山时代(公元十三世纪至公元十六世纪):中世纪文化中儒释互补的倾向——以禅宗僧侣为主体的传布形式第四节江户时代(公元十七世纪至公元十九世纪中期):町人的崛起——以商业为主要通道的传布形式第二章日本汉文学中的中国文学形态⋯古代中国文学东传日本的轨迹(一)第一节日本化的中国古典式诗歌的形成—

3、—以《怀风藻》为代表的早期日本汉诗第二节日本早期汉文小说的特征——以《浦岛子传》为代表的早期汉文小说与唐代文学的联系第三节平安时代日本文坛对“汉风”的讴歌——以《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敕撰三集”为中心第四节日本禅林汉文学的昌盛——以五山文学为中心第五节江户时代汉文学的庶民性——江户汉学家们的文学第三章日本古代“翻案”文学中的中国文学形态——古代中国文学东传日本的轨迹(二)第一节平安时代日本佛教故事中的中国“志怪”踪迹第二节“假名草子”中明人传奇的“形变”第三节都贺庭钟“三谈”中冯梦龙“三言”的折影第四节《蛇

4、性之淫》的创作与《白蛇传》的蜕变第五节江户“读本”小说《忠臣水浒传》——中国《水浒传》融入日本前近代型小说创作的尝试第四章日本古代“物语”中的中国文学形态——古代中国文学东传日本的轨迹(三)第一节日本“记纪神话”中融入的中国文学第二节《竹取物语》中融入的中国文学第三节《源氏物语》中融入的中国文学第五章日本古代“和歌”中的中国文学形态——古代中国文学东传日本的轨迹(四)第一节日本短歌诗型在与中国文学的抗衡中趋于格律化第二节“万叶歌风”与唐诗的东传第三节中国文学在松尾芭蕉俳谐创作中的意义第六章近代日本对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变

5、革第一节幕末与明治初期传统汉学的衰落第二节坪内逍遥等对“劝善惩恶”小说观的批判第三节发轫时期的日本近代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取舍第七章鲁迅作品的东传与日本诸学派的“鲁迅观”第一节日本最初的鲁迅评论与自由主义学者的鲁迅观第二节东洋虚无主义学者的鲁迅研究及其挫折第三节鲁迅作品的最初日译与马克思主义的鲁迅观第四节新理想主义者对鲁迅的追求与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念第五节文学主义的鲁迅研究与“竹内鲁迅”第六节战后新实证主义的鲁迅研究第八章大正时代与昭和前期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和中国的左翼文艺第一节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与中日左翼文艺的联系第二

6、节充任文学媒介的留日学生左翼文学运动第九章中国“人民文艺”在战后日本的传播第一节中国“人民文艺”在日本的特定含义第二节战后日本文化运动中的反省思潮第三节日本对“人民文艺”的评论与研究第四节“人民文艺”在日本传播的意义及再评价第十章当代中日两国文学的交流与理解第一节日本现代生活与中国古代文学第二节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兴起第三节中日文学交流的千里之行与足下之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