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烯烃的共轭效应

二烯烃的共轭效应

ID:18632723

大小:47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20

二烯烃的共轭效应_第1页
二烯烃的共轭效应_第2页
二烯烃的共轭效应_第3页
二烯烃的共轭效应_第4页
二烯烃的共轭效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烯烃的共轭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二烯烃的共轭效应§1、二烯烃一、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二烯烃和炔烃是同分异构体,通式CnH2n-2(一)分类:根据二个烯键在分子中的相对位置分:累积式的二烯烃共轭式二烯烃孤立式的二烯烃其中:孤立式的二烯烃的性质和单烯烃相似。每个双键各行其势,相互影响很小。累积式的二烯烃数量少且实际应用也不多。共轭式二烯烃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很重要。所以,我们讨论的是共轭二烯烃,它具有新的,特殊的性质。(二)命名:和烯烃相似,主要是分别指出烯键的数目和位置就行对多烯烃,每个烯键都可能有顺反构型问题,二个烯键有二个顺反问题,组合起来就有三个顺顺,顺反,反反三种异构体(三)1、3

2、丁二烯的构象:性质上都是围绕单键旋转产生的,从能量上说S-反稳定,但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时,S-反→S-顺。二、共轭二烯烃的制法:工业制法1、丁烯脱氢:(1)催化脱氢:(1)氧化脱氢:1、丁烷脱氢:2、由乙炔制备:4、2-甲基-1、3-丁二烯的制法:三.共轭二烯烃的性质:具有烯烃的性质,此外也有烯烃所没有的特性1.1、4加成:一般1、2加成和1、4加成同时发生,试剂不仅可以加到一个双键上,而且也可以加到共轭体系的两端C原子上,二者的比例决定于反应条件,也就是与溶剂、温度有关。1、21、4温度-8080%20%-4020%80%溶剂CHCl3/4070%环己烷/-

3、150C62%2.D-A反应。狄耳斯-阿尔德反应(Diel—Alder)1、3—丁二烯和丁二烯酸酐作用。反应特征:(1)一部分共轭体系,丁二烯,共轭体系的二双链打开,在C2、C3形成双链,二烯体。(2)另一部分是含不饱和双链的体系,叫亲二烯体(3)生成的都是环状化合物(4)顺式加成用途:由链状化合物生成环状化合物的重要方法3.聚合反应和合成橡胶:(1)分类:共聚反应:丁苯橡胶(2)聚合反应:合成橡胶:氯丁橡胶单体的制备:反应历程:天然橡胶:分散性较大的异戊二烯的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混合体。来源:橡树结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体型(网络型)高分子可塑性延展性§2电子离域

4、和共轭效应一、二烯烃的结构:(一)累积式二烯烃:缺图所以,它有二个相互垂直的Π键[模型]性质:性质很活泼,双链可以一个个打开发生加成反应(1)水化反应:(2)异构化:(H的重排)(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共轭二烯烃在结构和性质上都表现出一系列特性。1、结构:分子中:3个C-CσSP2-SP26个C-HσSP2-S(1)丁二烯的所有原子共平面键角-120度(2)C2、C3的σ键键长为0.148nm,小于一般单键0.154nm(3)氢化热值:单烯烃氢化热大约为125.5KJ/mol丁二烯实测值为238KJ/mol,低了13KJ/mol说明丁二烯分子稳定,分子内能低了2、

5、用MO说明丁二烯化学键的形成:丁二烯分子,共四个C原子,所以丁二烯分子中有四个P轨道,所以可以组成四个π电子分子轨道特点:Ψ1无结点,Ψ2、Ψ3、Ψ4分别有1、2、3个结点,在节点处电子云密度很小,对成键不起作用,分子轨道能量越高,在基态时四个电子填充两个MO,Ψ1、Ψ2。看Ψ1:π键四个电子不是在C1、C2、C3、C4之间而是在连接四个Cl的分子轨道中运动;即四个π电子是包括四个C原子的二个分子轨道中,这轨道叫做离域轨道,键叫离域键,所以C2、C3之间也有部分π键看Ψ2:C1、C2和C3、C4间键又加强了,C2、C3间键减弱,所以,结果是虽然所有的键都具有π键

6、的性质,但C2-C3键所具有的π键性质小些。VB法不能解释共轭现象,因为C2、C3重叠后,和旁的不能再重叠了。二、共轭效应共轭就是离域、共用,轭:连起来的意思。1、概念:由于键的离域,电子云分布发生变化,对性质产生影响。这种效应叫~。2、共轭体系的类型:π、π共轭:CH2=CH-CH=CH2π键和π键链接起来这个π键不一定非是C=C、C=N、N=N……P-π共轭:π键和P轨道连接起来,有重叠,有覆盖类似的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O、N、Cl都可以发生P-π共轭,条件是P轨道和π键的P轨道平行。σ-π超共轭:σ键和π键连起来σ-P超共轭:σ键和P轨道连起来了这里必须是α

7、-H原子发生共轭,这种效应对分子性质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叫超共轭,又叫次级共轭,共轭作用的大小,看α-H数目。所以这样就可以解释各种稳定性问题。例:也可以解释1、4-,1、2-,加成问题:这种加成和单烯烃亲电加成反应一样,Brσ+先加到双键上,从π键上取得电子,从新杂化形成SP3σ键,这时有两种可能:超共轭分子能量没有共轭降的低,所以主选可能(1)动态共轭效应,又因为共轭体系极性是交替存在的,所以Br-可以进攻C2,也可以进攻C4,这样就分别有了1、4-和1、2-加成1、4-,1、2-加成二者比例不同,这是由于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产生的。速度控制产物:低温条件下,由

8、活化能较低的途径决定的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