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产系统的建立与品质管理

简述生产系统的建立与品质管理

ID:18643163

大小:249.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9-20

简述生产系统的建立与品质管理_第1页
简述生产系统的建立与品质管理_第2页
简述生产系统的建立与品质管理_第3页
简述生产系统的建立与品质管理_第4页
简述生产系统的建立与品质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述生产系统的建立与品质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簡述生產系統的建立與品質管理编写:趙軍2014.5.10目录序言Ø第一章工业企业概论Ø第二章生产系统建立Ø第三章品质管理理念附录序言自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思路变革以来,民族(营)企业大都以手工作坊起步,发展,壮大。伴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与交流渗透,各种各样有成功先例的管理模式及理念逐步导入和投入应用。但不可置议,不论是外企还是国企(民营),也不论该企业的规模大小与否,其具体执行企业发展计划及一线作业的人员绝大部分为中方雇员。这些雇员群本身的文化素质差异以及民族间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在具体实施应用那些成功的管理模式时,总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并领悟不到位,最终显的格格不入、不伦不类。本人有在多

2、种行业如机加工,马达生产,DVDCD机芯生产,航模设计及冲压等工业企业(工厂)的品质管理部门工作经历,也经历过其中的多种岗位,如测量员,QE、品质主管等等。因此,本人尝试从西方及日本成功管理模式与中国国情、雇员群体文化素质和思维模式相结合,对工业企业概念、生产系统建立与品质管理作一些观念上的探讨。希望能对工业企业(工厂)的广大雇员群提供一些参考。有不完善之处,尊请予以指导。第一章工業企業概論第一节工业企业基本概念1、企业。简言之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建筑企业等等。2、工业企业。工业企业指

3、依法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运用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从事商品和劳务生产活动,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独立核算,并且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也可称生产工厂)。3、工业企业必备的基本要求。⑴必备要素A、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并且有法人地位。B、资本投入。固定资产投入如生产场所,设备等和流动资金。C、技术力。①、设计、开发、工艺保障的综合能力。②、生产设备或与之相关设备的精密程度、稳定可靠程度以及自动化程度等。③、具体实施人员的实际操作熟练程度,设备应用率及维护保障等。D、经营力。对全部经济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①、市场调查与预测、经营决策与计划。

4、确定本企业主要生产产品及辅助产品,选择适合本企业实情的发展方向,作出战略决策。②、营销策略。包括定价策略,营销渠道(直接/间接)及促销手段(人员、广告、网络、企业推广、公关等)来保障订单的饱和度和持续膨胀。③、价格政策。价格政策不但可以决定产品的品质水准(档次),也可以判断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期望。价格政策是决定该企业的经营档次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E、以盈利为最高目标的生产系统。该生产系统的基本观念是仅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产品,彻底排除不必要的在制品及制成品的存货。生产系统的建立将第二章作详细讲解。合法经营等资本投入技术力营业力以盈利为最高目标的生产系统图1-1工业企业(工厂

5、)运作的必备要素⑵其它要素A、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场所。B、一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C、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商品生产活动等等条件。第二节工业企业(工厂)的管理(一)基本概念管理。管理是一切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管理是人们在共同劳动中出现了劳动分工和协作而引起的。管理应具备两个基本备件:一是存在一个组织即两人个以上的集体活动;二是有一个活动的目标。简言之就是有组织的活动需要管理,管理是为了实现某个既定的目标。工业企业(工厂)管理可以理解为运用职能责任,合理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去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盈利!为了实现具体目标达到目的。首先,可订出计

6、划和执行计划,执行计划后的结果和预定计划作比较,如有差距需要调查原因并进行处理解决,处理解决后的结果方法有再落实到新计划中去。这一过程可以持续利用PDCA周期运转。例:计划(PLAN)订出企业标准和一定水准的品质标准实施(DO)根据标准进行操作。确认(Check)检验各项产品的质量。总结/处置(Action)根据检验结果,修正操作方法(使问题不再发生,持续改进)。(二)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现行企业(工厂)的基本管理手段大致可概括为四种:法治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1、法治手段。“法”可理解为国家法律、法令、条例;企业(工厂)决议、细则、合同、标准、规章制度、管理流程以及各

7、种社会和企业(工厂)规范等等。法治手段管理企业(工厂)有利于领导统一、便于事务调节及管理稳定性。在管理的时候有“有法可依”的执行优势。2、行政手段。根据企业(工厂)的组织架构赋予的各级管理者的行政权力,通过约束性的计划、规定(章)指示、制度等,按照隶属关系来管理企业(工厂)的一种手段称之为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管理企业必不可少的方法,是执行管理职能的一种根本手段。行政管理手段的权限应建立在法治手段基础上来实施,即有章可循,而非理所当然。从现阶段工业企业(工厂)的状况来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