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风险管理—医学课件

hse风险管理—医学课件

ID:18668128

大小:5.45 MB

页数:134页

时间:2018-09-20

hse风险管理—医学课件_第1页
hse风险管理—医学课件_第2页
hse风险管理—医学课件_第3页
hse风险管理—医学课件_第4页
hse风险管理—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hse风险管理—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质量安全培训站长庆油田公司培训中心Tel.86586342E-mail:holityson001@163.com风险管理长庆油田公司培训中心质量安全培训科郑社教2011年5月12日★郑社教,陕西周至人;1963年出生;★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化学高级讲师。★长期从事石油化工、炼油教学(1987-2000),曾任化学工程科科长;★多年从事HSE培训及培训管理工作(2000-2012),现任质量安全培训科科长;★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及集团公司HSE咨询师证书。★主编《石油HSE管理教程》,2008年石油出版社出版。发表化工、HSE论文多篇。自我介绍安全经验分享马季

2、先生之死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在北京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于2006年12月20日上午10时25分病逝,终年72岁。急救指挥大厅是在20日上午9时34分接到马季家人打来的报警电话。在接到报警后,急救中心立即派出距离最近的车赶到马季家中:他的身体已经不再温暖,心电图显示成直线。安全经验分享★引言★风险管理1.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2.风险管理说明3.危害因素辨识4.风险评价5.风险控制削减措施内容提要★安全短文HSE理念:“预防为主、防治结合”HSE管理体系的最高目标是“无伤害、零事故、无污染”。为了实现该目标,管理体系标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管理理念,以“风险管理”、“应急管

3、理”为管理手段,显示了其科学性。这里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1.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按照佛学因果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管那家企业,种的是危险源,得的必是恶果:事故。这是必然的,“预防”只是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推迟事故发生的时间。;2.所有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除了自然灾难和技术所限以外(约占总事故2-4%)。任何一起事故,都有其原因。如果采取预防措施,杜绝原因,事故是可以预防的。这两个观点都是对的。要做到事故预防,就要严格按照风险管理的方法,系统“识别”组织内存在的“危害”,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价”,再按照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制定危害控制“目标和指标”,制定和实施《健康、安全

4、与环境管理方案》,那么事故就被牢牢的控制住了。“变更管理”则是风险管理的补充。要做到防治结合,就要按照“应急管理”的要求,一旦控制失效,及时启动应急反应计划,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你知道如何管理了吗?培训中心质量安全培训站郑社教引言1.“3.30中毒事故”概况2003年3月30日,庆阳长庆盛源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试油171队6机组在西峰油田庄19井区的庄58-21井进行射孔、高能气体压裂施工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3.30事故介绍2.事故经过庆阳长庆盛源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在庆阳市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其股本构成为:某勘探局集体资产投资管理中心占19

5、.62%,某井下作业处员工持股80.38%。3.30事故介绍2.事故经过3月29日,该公司试油171队6机组在西峰油田庄19井区的庄58-21井进行射孔、高能气体压裂施工。该井是一口注水井,完钻井深2229米,完钻层位长8,甲方地质方案要求采用TY-102枪127弹射孔,并进行高能气体压裂,抽汲合格后完井。3.30事故介绍2.事故经过21时53分,射孔结束后,进行高能气体压裂成功。23时,慕某叫试油工马某、张某、郭某、左某、王某做抽汲准备。23时40分,发现井口有溢流,按照规程应将井口溢流引入计量罐内。由于计量罐与水龙带之间的由壬丢失,慕某安排王某、左某在罐顶将水龙带从管口引

6、入罐内,马某在井口配合开关闸门。3.30事故介绍2.事故经过第一次打开闸门后,水龙带振动幅度大,关闭闸门。王某进入罐内用棕绳将水龙带绑在罐内直梯上,然后出罐。第二次打开闸门,水龙带仍然摆动,再次关闭闸门,王某又进入罐内,用铁丝加固水龙带时昏倒在罐内。3.30事故介绍2.事故经过左某在罐上呼唤王某,没有回应,立即呼救。马某(23岁,劳务合同工)和慕某佩带过滤式防硫化氢面具先后进入罐内救人,相继晕倒在罐内。3.30事故介绍2.事故经过苗某立即拨打120,同时驻井质量监督张某向监督公司汇报,左某和其他两位试油工戴正压式呼吸器准备入罐救助。左某从罐口进入罐内,用绳子绑住马某救出。为便

7、于抢救,司钻王某用通井机拖倒大罐,使罐口接近地面,救出王某和慕某。3月30日凌晨1时20分,将3人送往庆阳石油职工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法医鉴定3人均系一氧化碳中毒死亡。3.30事故介绍3.30事故介绍3.30事故介绍3.30事故介绍3.30事故介绍3.30事故介绍3.事故原因3.1直接原因计量罐内含有井口溢流出的一氧化碳气体,是造成3人死亡的直接原因。3.30事故介绍3.2间接原因3.2.1高能气体压裂后井筒产生高浓度一氧化碳气体。样品试验证实,爆然后一氧化碳浓度为6250毫克/立方米,一氧化氮6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