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法官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灾区法官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ID:18717087

大小:9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9-20

灾区法官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_第1页
灾区法官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_第2页
灾区法官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_第3页
灾区法官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_第4页
灾区法官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灾区法官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灾区法官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一、灾区法官心理危机现状分析  (一)灾区法官心理危机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灾区法官心理危机是指灾区法官在遭受毁灭性的汶川地震后,在巨大的审判压力下,出现的焦虑不安、恐惧担忧、高度抑郁、注意力难于集中等运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使灾区法官生活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的暂时心理失衡状态,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高度的警觉性:指灾区法官对环境的反应持续地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对与地震相关的声音、图像、气味甚至是身体触碰等反应过度;对时间、空间感知歪曲,对环境定性不清楚;失眠,做噩梦,易惊醒,从而导致精神

2、疲乏,注意力集中困难等应激反应。  2、极度的悲伤:这是最常见的感觉和情绪,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大多数法官会以大声嚎哭或不断啜泣来宣泄或疏解;少数法官以麻木、冷漠无表情来表达。  3、负疚感: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遭遇不幸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感到自己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来避免亲人的死亡。如一名法官的父母住在乡下的土坯房内,地震震倒了一面土墙。两位老人未能幸免于难。这名法官陷入深深的自责:灾难来临时,他没能拉扯年迈的父母走出家门。17  4、灾难的再次经历:指创伤事件不断地被一再经历。灾难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

3、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最恐惧最悲伤的画面。例如:灾难痛苦的回忆反复地侵入或经历的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行为表现出像是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等。  5、无力感、挫败感和脆弱感:灾难的强破坏力往往在短时间内带来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从而导致灾区法官的无力感、挫败感和脆弱感。觉得生命是那么脆弱、不堪一击,对未来丧失信心。  6、逃避反应: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形。例如: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产生疏离感或与他人疏远,对前途悲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等。  (二)灾区法

4、官心理危机的特征17  灾区法官心理危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心理危机的二重性。心理危机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但如果在心理危机阶段对灾区法官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不仅可以防止心理危机的爆发,而且还可以使灾区法官学会新的应对灾难的技巧,使心理平衡得以恢复甚至超过震前的水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危机又是一种机遇。2、心理危机的非疾病性。中国人习惯把心理危机与个人道德品质联系起来。人们往往否认自己的心理问题,更不会轻易流露出来。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理危机只是一种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并非心理疾病。3、心理危机的普遍性。在毁灭性的地震面前任何人

5、的心理都不能幸免于难,包括奋战在审判一线的灾区法官。4、心理危机的特殊性。个体的差异性决定在同样的情况下对不同的人造成的心理危机也不同,因此必须针对每一位灾区法官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性的心理干预和治疗。5、心理危机的复杂性。灾区法官所处环境中的所有因素都相互交叉在一起成为心理危机的诱导因素,从而使心理危机的形成和爆发不严格遵从一定规律。6、心理危机的长期性。心理危机通常持续6~8周,有时可能达到1年以上甚至伴随其终生,因此对灾区法官的心理干预必须长抓不懈。7、缺乏快速的解决方法。心理危机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不存在心理危机的快速干预方法

6、,对灾区法官的心理干预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二、灾区法官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毁灭性的地震给灾区法官造成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应激,所谓应激是指机体对各种内、外界刺激因素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因素;既有物理的,也有生理、心理的因素;还有社会文化等诸多综合因素。地震引起的突发事件便是产生人们心理应激反应的一种类型。我们习惯将地震称作应激源。人们由此引发的心理反应叫做应激的主观体验。地震这种应激源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应激强度大等特点。当人们赖以生存的

7、环境发生巨大改变的时候,个体会陷入严重超负荷的身心紧张性反应状态中,机体内、外平衡被打破,从而出现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导致不同程度的悲痛、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反应,出现闯入、闪回等急性应激障碍,不断回忆当时最恐怖的片断、做噩梦、工作效率降低,同时影响人际交往、工作与生活,过度的主观体验还会直接导致生理上出现一些不适征,例如疲惫感、食欲与睡眠的改变等等。地震的突发性和不可控制性是造成个体心理应激的根本原因。从理论上讲,无论是心理素质多么好的人,都会悲痛、恐惧和绝望。如一名灾区的法官几位亲人17都被掩埋在废墟里,与他分隔阴阳。法官拼

8、命救人,挖烂了指甲,媒体赞扬他是金刚,是英雄,岂不知背过人,他经常以手掩面,痛苦不已。毁灭性的地震对灾区法官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梦魇,它改变了灾区法官的情绪、冲动、欲望、气质等心理因素,给灾区法官造成了挥之不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