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册同步检测15

高二历史上册同步检测15

ID:18722189

大小:1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1

高二历史上册同步检测15_第1页
高二历史上册同步检测15_第2页
高二历史上册同步检测15_第3页
高二历史上册同步检测15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上册同步检测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3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练习一、选择题1.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该作品“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书体被认为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这种书体是(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2.《汉书•艺文志》:“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①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出现的②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③隶书便于书写④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3.“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

2、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主要说明()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4.“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A.青铜器B.甲骨文C.金文D.小篆5.以“人”“言”构形“信”字在商周时期并未出现,到春秋才产生。于此相应,对干“信”这个概念

3、也是从记载春秋历史的《左传》一书开始,该书共有24处记载了诸侯、卿大夫等遵守承诺、盟誓的事例。人言为信在稳定秩序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上述史实的背景是()A.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被统治者广泛接受B.王室衰微,礼崩乐坏C.成熟的文字在春秋时期出现D.《左传》作者发明了“信”字6.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读下面图片,反映的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序列正确的是()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C.①③④②D.①②③④7.唐朝一位画家: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后世尊其为“画圣”。这位画家是

4、(  )A.马远B.顾恺之C.吴道子D.张择端8.北宋时期之所以在以山水花鸟为主流的文人画以外,出现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各民族融合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C.商品经济兴盛和城市的发展D.“重文轻武”是朝廷的基本国策9.郑板桥的《墨竹图》,画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绘画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文人阶层不断壮大B.理学兴起C.商品经济的发展D.时代变化,政治动荡10.下图是宋代马远的《山径春行图》,它反映出()A.马远最擅长人物画创作B.南北对峙促

5、成艺术繁荣C.理学已发展到心学阶段D.马远此作重视意境表达11.宋朝时士大夫追求风雅,热衷收藏。下列物品中可能被其收藏或喜爱的是()A.王冕的《墨梅图》B.顾恺之的《女史箴图》C.赵孟頫的《千字文》D.蒲松龄的《聊斋志异》12.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提出:“以自然之蹊迳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的观点。他强调创作要追求()A.布局构图的精妙B.畅神写意的原则C.遵循自然的法则D.绘画技法的创新13.南戏和元杂剧得以流行的共同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B.汉族文人地位低下C.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D.推行民族分化政

6、策14.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C.用铜锣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D.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15.山东剧院演出的京剧《郑和下西洋》,创造性地将传统京剧与交响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东西方文化很好地在一部戏中体现。由此说明(  )A.京剧应主要学习西方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C.京剧的传统部分已经过时D.事物不断吸收积极、合

7、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贱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材料二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

8、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请回答:(1)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北宋书法、绘画的什么特点?二者的共同特征是什么?(6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