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

ID:18741298

大小:973.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9-22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_第1页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_第2页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_第3页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_第4页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_第5页
资源描述: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本章将回答的问题什么是癔症?它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癔症包括哪两类?进一步有哪些亚型?各自有什么症状和特点?应激相关障碍有什么分类?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什么特点?如何治疗?有些什么常见的文化相关障碍?目录第一节癔症一、概述二、转换障碍三、分离障碍第二节应激相关障碍一、概述二、创伤后应激障碍三、急性应激障碍四、适应障碍第三节特定文化相关障碍一、概述二、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三、巫术所致精神障碍四、恐缩症2第一节癔症癔症发展的历史希波克拉底和柏拉图:认为此病是妇女特有的一种疾病,是子宫

2、在腹腔内游走,游到某部位或器官,产生的某种癔症发作。弗洛伊德:认为本病是创伤引起,特别是婴儿期的性本能受到压抑。受到创伤的性本能通过转化机制产生出各种身体症状。巴甫洛夫:提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较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的艺术型和弱型相结合的人,易患癔症。ICD-9把癔症列于神经症范畴内,包括癔症性立行不能症、转换性反应、分离性反应或状态、癔症性甘塞尔(Ganser)氏综合征、多重人格等类型。DSM-Ⅲ则取消了癔症一词,而将本病归入以下三项:(1)身体形式障碍;(2)分离障碍;(3)伪装障碍。3癔症不是神经症!我

3、们有两种选择:第一条路:坚持把癔症看作一种神经症。这样一来,神经症的描述定义就不可能,结果反而破坏了神经症这个概念。第二条路:把癔症从神经症中区分出去。这对癔症和神经症(不包括癔症的神经症)的理论和实践都大有好处。第一节癔症4一、概述——起病原因社会心理因素精神因素:以心理创伤居多,约占40.3%。心理创伤所引起的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常为癔症第一次发病的诱因。性格特征:具有癔症个性的个体,在相同性质的精神因素作用下,较其他类型性格的个体易于发病。这些性格特点为患者情感丰富,情感反应强烈鲜明,体验肤浅,且极不稳;

4、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具有丰富的幻想,常以想象丰富、生动的幻想代替现实。生理因素遗传因素:癔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然而,现有的研究还比较有限。身体因素:某些患者可因身体因素,如发热、疼痛、不适等引起精神紧张和疑惧,为癔症的发生提供自我暗示的基础。第一节癔症5一、概述——临床描述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第一节癔症CCMD-3中癔症的诊断标准[症状标准]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并至少下列1项综合征:①癔症性遗忘;②癔症性漫游;③癔症性多重

5、人格;④癔症性精神病;⑤癔症性运动和感觉障碍;⑥其他癔症形式;2)没有可解释上述症状的躯体疾病。[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联系,病程多反复迁延。[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诈病。6二、转换障碍临床描述是一类以不能解释的,表现为神经系统或其他躯体疾病的随意运动或感觉功能障碍或者缺陷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理障碍。被认为是歇斯底里转换,是一种把心理压力转换为躯体症状的失常。诊断要点一,患者有生理功能的丧失或变化,可表现为失明、失聪或瘫痪;二,躯体或神经

6、的原因无法解释症状;三,有证据显示症状与心理因素有关;四,患者经常漠视躯体的损伤,尤其是他不会对症状感到焦虑;五,患者并不自愿控制症状。第一节癔症7转换障碍的类型1.癔症性运动性障碍:符合癔症的诊断标准,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有躯体运动障碍,如肢体瘫痪、站立不能,或步行不能;排除器质性疾病。2.癔症性抽搐发作:符合癔症的诊断标准和突然和出乎意料的抽搐发作,类似于癫痫发作的某种形式,但并无意识丧失、咬舌、严重摔伤或小便失禁。3.癔症性感觉障碍:符合癔症的诊断标准,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有躯体感觉障碍,如失

7、声、失明、耳聋,或部分或整个躯体的某些或所有正常皮肤感觉的部分或全部丧失;排除器质性疾病。第一节癔症8转换障碍诊断时应考虑的问题与诈病的区别:第一,诈病的症状是受意识控制的,而转换障碍的症状并不是有意控制的。第二,诈病的人从他的症状中能获得明显的好处,而转换障碍的病人并不会从他的症状中获得任何明显的利益。与伪装障碍的区别:伪装障碍的症状是病人有意造出的,并且有生理的基础。伪装障碍的病人除获得医疗服务外,并不会得到明显的利益。第一节癔症9转换障碍的可能原因精神分析:有某种未解决的冲突的人易患此症,症状的原因是

8、潜意识的冲突引起焦虑,这种冲突转换成躯体的症状来抵抗焦虑,同时作为冲突的象征。可以通过认识和疏通潜意识的冲突来治疗。沟通理论:难以用言语表达悲痛的人易患此症,症状的原因是以一种可接受的和易理解的方式,即躯体症状,与他人交流痛苦。可以通过认识症状的沟通作用,并寻找更多可接受的表达痛苦的方法来治疗。知觉阻断观:无法忍受焦虑或痛苦的人易患此症,症状的原因是无法忍受的焦虑,或表达痛苦的需要,或焦虑强化的减弱。可以通过疏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