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案例观察学习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案例观察学习

ID:18817248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2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案例观察学习_第1页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案例观察学习_第2页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案例观察学习_第3页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案例观察学习_第4页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案例观察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案例观察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案例观察学习小组背景**市儿童福利院**家长俱乐部的会员,由社会残障儿童家庭组成,儿童分别患有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症等症。由于智力障碍和肢体残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就业等,许多患儿家长虽经多方努力,仍未掌握患儿问题行为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鉴于这种情况,俱乐部社工特开展家长互助小组,通过收集具体案例,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对行为进行分析、讲解、指导,便于家长逐步掌握正确有效的干预方法,使儿童以前不良的习惯做法不断得到纠正,促进正确规范的行为的建立。分析预估社会工作采用观察法和焦

2、点小组访谈两种形式对小组需求进行分析。从焦点小组访谈中发现:一是服务对象因孩子的特殊性,服务对象存在一种内疚和补偿的心理,因此对孩子比较溺爱,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比较纵容;二是服务对象对问题行为界定和认识不清晰,想从小组活动中获得一些关于问题行为的知识,用来评估和了解孩子的行为。三是服务对象对问题行为存在很多困惑,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对问题行为进行良好的干预,解决面临的问题。四是服务对象对于问题行为干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没有意识到环境对行为干预的作用,服务对象在环境营造中所起的作用。根据观察和访

3、谈内容分析:服务对象由于孩子的情况相似,故存在较多共同的问题,适合进行小组的学习辅导;由于小组的定位是认知学习性质的,所以能改善他们对问题行为的认识和了解,完成对问题行为的正向干预。服务计划(一)小组理念互动小组模式理论,小组的目标在于小组成员的交互影响,共同活动,分享情感。这一模式强调人与人的交互反应关系,强调成员的互相帮助,强调个人必须从群体生活中学习。小组互动有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自我与发展健康的人格。小组成员相互依赖并分担相互帮助的责任,有助于满足小组成员娱乐、交往与感情交流的需要,也有助于面临共同

4、问题的人进行信息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学习正确的态度与行为,从而缓解个人的危机和问题,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分享责任与小组经验。小组工作者是服务对象与小组或小组与机构间的居间协调人,他利用机构内外的资源,促进小组成员的互动及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性。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是在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评价过程中习得的。同时,该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和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有赖于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不

5、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自我引发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即自我调节的影响。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立目标、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动机功能来调节行为的。问题行为干预中的正向行为支持小组强调大家一起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有相同问题的家长能够相互交流学习经验,组员通过观察他人学习啦进行自我调节,实现共同成长、进步。(二)小组目标总体目标以点带面、互相帮助,让更多的家长学会使用正向行为支持方法,对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做出正确有效的干预。具体目标1.通过开展小组活动,让自闭症家长学会应对自闭症问题行为处理的一种基

6、本方法。2.掌握自闭症康复训练的实际技巧以应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行为,确保不强化问题行为,然后找出原因积极干预正确处理;3.建立家长微信群沟通交流。以自己孩子日常发生的问题行为案例,以ABC模式进行分析、讨论,使大家得到共同提高提高。(三)小组性质认知学习小组(四)服务对象蓝手杖家长俱乐部家长10名(五)小组时间2017年5月2日-6月每周周二上午9:30-11:00(六)小组程序第一节首先,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介绍本节小组内容安排,收集收集孩子和家庭的基本资料,了解孩子障碍类型,调整家长心态(家长心态会影响

7、孩子的情绪)。其次,认识障碍特质,了解孩子的不易,站在患儿角度思考其所需要的,学会夸奖孩子,不轻易对孩子说“不”,坚持给孩子正向指令。第二节首先,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介绍问题行为定义、类型,行为的界定及描述;其次,行为ABC模式分析、确定问题行为处理目标。第三节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对问题行为的功能分析、问题行为的目的、问题行为的成因与功能分析、问题行为情境、立即、前事、先兆、介入结果、功能假设进行学习和实践。第四节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对问题行为干预中执行支持策略、处理目标策略的目的及原则、情绪曲线

8、各个阶段的处理原则进行学习;其次服务对象学习替代行为的建立,以及如何改变有问题的行为进行学习和练习。第五节小组成果分享,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对小组后作业进行分享和交流,结合小组学习内容运用到作业中,界定问题行为利用ABC模式分析出前因后果找出行为背后的功能,制定出恰当的问题行为处理方案并正确运用。服务计划实施过程本次小组的内容包括四种形式:①热身游戏,建立融洽的氛围;②理论方法与技巧介绍,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组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