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数列及其数列求和

专题:数列及其数列求和

ID:18830991

大小:28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5

专题:数列及其数列求和_第1页
专题:数列及其数列求和_第2页
专题:数列及其数列求和_第3页
专题:数列及其数列求和_第4页
资源描述:

《专题:数列及其数列求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数列及其数列求和一、基本知识1.定义:(1).数列:按一定次序排序的一列数(2)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3)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2.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q3.常用性质为等差数列,则有(1)从第二项起,每项是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n>1)(2)(3)若m+n=p+q,则:,特殊的:若m+n=2r,则有:(4)若则有:(5)若(6)为等差数列为常数)(7)┅┅仍成等差数列(8)为等差数列,则为

2、等差数列(p,q为常数)(9)若项数为偶数2n,,若项数奇数2n-1,,(10)为等比数列,则有(1)只有同号的两数才存在等比中项(2)(3)若m+n=p+q,则:,特殊的:若m+n=2r,则有:(4)为等比数列,则,,{}为等比数列()(5)等比数列中连续n项之积构成的新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当时,连续项之和仍为等比数列(6)二、在数列中常见问题: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4(定义域为正整数集),一次项的系数为公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为公差的一半,常数项为0.证明某数列是等差(比)数列,通常利用等差(比)数列的定义加以证明,即证:2、等差数

3、列当首项a1>0且公差d<0时(递减数列),前n项和存在最大值。利用确定n值,即可求得sn的最大值(也可以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或图象解)。等差数列当首项a1<0且公差d>0时(递增数列),前n项和存在最小值。3、遇到数列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的问题应利用4、满足的数列,求通项用累加(消项)法,如:已知数列{an}中,a1=1,an+1=an+2n,求an;满足的数列,求通项用累乘(消项)法,如:已知数列{an}中,a1=1,an+1=an,求an;三、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必须记住几个常见数列前n项和等差数列:;等比数列:;(2)分组求和:如:求1+1,,,…,,…的前n项

4、和可进行分组即:前面是等比数列,后面是等差数列,分别求和(注:)(3)裂项法:如,求Sn,常用的裂项,;(4)错位相减法:其特点是cn=anbn其中{an}是等差,{bn}是等比如:求和Sn=1+3x+5x2+7x3+……+(2n-1)xn-1注意讨论x,4(5)倒序求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就是用这种方法推导出来的。如求证:Cn0+3Cn1+5Cn2+…+(2n—1)Cnn=(n+1)2n错位相减法:例1求和例2求数例1,3a,5a2,7a3,…(2n-1)an-1,…(a≠1)的前n项和. 解:因Sn=1+3a+5a2+7a3+…+(2n-1)an-1,(1)  (1)×a得aSn=a

5、+3a2+5a3+…(2n-3)an-1+(2n-1)an,(2)  两式相减得  (1-a)Sn=1+2a+2a2+2a3+…+2an-1-(2n-1)an  =2(1+a+a2+a3+…+an-1)-(2n-1)an-1  =所以:例3.已知数列的首项,,….(Ⅰ)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Ⅱ)数列的前项和.解:(Ⅰ),,又,,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Ⅱ)由(Ⅰ)知,即,.设…,①则…,②由①②得…,4.又….数列的前项和.例4: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a1=2,a1+a2+a3=12,令bn=anxn(x∈R),求数列{bn}的前n项和公式。裂项相消法:例1求和:解

6、:,例2:数列{an}通项公式是,若前n项的和为10,求项数。例3:求和分部求和法:例1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前10项的和为145,求解:首先由则例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求其前n项和Sn例3:1,1+2,1+2+3,…,1+2+3+…+n;例4:倒序相加法:例1sin21°+sin22°+sin23°+……+sin288°+sin289°的值例2设数列是公差为,且首项为的等差数列,求和:解:因为(1)(2)(1)+(2)得例3设,利用课本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可求得f(-5)+f(-4)+…+f(5)+f(6)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