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病句识别妙法

[言语理解与表达]病句识别妙法

ID:18857398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6

[言语理解与表达]病句识别妙法_第1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病句识别妙法_第2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病句识别妙法_第3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病句识别妙法_第4页
[言语理解与表达]病句识别妙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言语理解与表达]病句识别妙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病句识别妙法一、关注句中的介词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考试时一定的关注这些词语,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例如:1、草,对于庄稼人是厌恶的。(颠倒了主客体。)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

2、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QZZN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

3、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一个网站,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大家好好学习吧!最后,祝大家早日上岸。二、关注程度副词这类副词主要有“

4、十分”、“非常”、“很”、”过分“等。或者这个副词会造成歧义。最常见的短语是“不适当地……”。例如: 1、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溢美”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就造成了语意的重复。) 2、元月1日,14名非常酷爱冬泳的人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四届“北极熊”冬泳活动。(“酷”含有“非常”的意思。) 3、加强对全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至关”含有“非常”的意思。) 4、这是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另外有“十分(很)溺爱”“很过分地……”等短语搭配。

5、三、关注本身具有两面性的词语两面性的词,即词语本身表达现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成功和失败)”、“得失(得到和失去)”、“好坏”、“高低”、“能不能”、“能否”、“是不是”、“是否”等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如: 1、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后半句只谈了一个方面的问题,应在“加速”前面也加上一个“能否”。) 2、越来越的农村干部认识到,交通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资一一个重要条件。(“是……”这个分句只谈了一个

6、方面。) 3、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可靠、最恰当”是单面的,而“成败”是双面的。) 4、能否将群众的呼声记在本子上产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把群众的事情记在心头,落实在了行动上。(在第二个分句的“把”字前加上“能否”即可。) 5、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的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呢?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是否”和“要不要”都是双面的、不确定的,而“这样做”是单面的、确定的,前后无法照应。) 6、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有什么个人

7、得失不能抛弃吗?(“得”可以抛弃,“失”则不能。应该把“得失”改为“利益”。)四、关注并列短语并列短作句子成分和句间的并列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错误,当然出错的情况也有很多种,所以,在做题时,只要见到并列短语,就应予以特别的关注。并列短语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用表示并列的连词“和”、“与”、“跟”、“同”、“以及”、“及其”等等。 ②用顿号表示的并列。这类并列最容易被忽视,因为许多同学不知道顿号是表示并列的。从众多的试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顿号表示的并列关系出错率很高,且情况最为复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