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课件

医学寄生虫学课件

ID:18859830

大小:13.90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8-09-26

医学寄生虫学课件_第1页
医学寄生虫学课件_第2页
医学寄生虫学课件_第3页
医学寄生虫学课件_第4页
医学寄生虫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寄生虫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寄生虫学第三篇第二十一章医学蠕虫蠕虫(helminth)是一类借助肌肉收缩而使身体作蠕形运动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包括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所属的各种动物,与医学密切相关的蠕虫种类几乎均属于前两门。寄生于人体的蠕虫主要有线虫、吸虫和绦虫。第一节线虫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ClassNematoda),种类较多,估计全球有1万余种。一、似蚓蛔线虫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简称人蛔虫或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感染率可高达70%以上。(一)形态1、成虫是寄生人体的肠道线虫中体型最大者。2、虫卵分为受精卵未受精卵。(二)生活史蛔虫不

2、需要中间宿主,属直接发育型。感染期虫卵被人吞食后进入小肠。在小肠内经第四次蜕皮成为童虫,再经数周,发育为成虫。(三)致病主要因幼虫在体内移行和成虫对宿主的损害所致,表现为机械性损伤、超敏反应及宿主肠道功能障碍。(四)诊断自患者粪便中检查出虫卵,即可确诊。(五)流行蛔虫的分布呈世界性,全球约有1/4人口感染蛔虫,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粪便内含受精蛔虫卵的人是蛔虫感染的传染源,蛔虫卵在外界环境中无需中间宿主而直接发育为感染期卵。人因接触被虫卵污染的泥土、蔬菜,经口吞入附在手指上的感染期卵,或食用被虫卵污染的生菜、泡菜和瓜果等而受感染。(六)防治蛔虫病的防治应采用综

3、合措施,包括查治患者与带虫者、粪便管理及预防感染。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瓜果、蔬菜,不饮生水等,防止食入蛔虫卵。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与美洲板口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duodenale)简称十二指肠钩虫,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americanus)简称美洲钩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钩虫病。(一)形态1、成虫虫体细长,体长约1cm,半透明,肉红色,死后切工作呈灰白色。2、幼虫分为杆状蚴和丝状蚴。3、虫卵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大小约56~76μm×36~40μm。(二)生活史成虫寄生于小肠。经第二次蜕皮后发育为丝状蚴。(三)致病钩虫病的临床表

4、现可分为三期,即由幼虫引起的皮肤(或粘膜)侵袭期、肺部移行期和成虫在肠道寄生期。十二指肠钩蚴引起皮炎者较多,成虫导致的贫血也较严重,同时还是引起婴儿钩虫病的主要虫种。1、幼虫所致病变及症状(1)钩蚴性皮炎(2)呼吸道症状2、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1)贫血(2)腹泻和异嗜症(3)婴儿钩虫病(4)消化道出血(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四)诊断粪便中检出钩虫卵或孵化出钩蚴即可确诊。(五)流行钩虫病分布极为广泛,全球钩虫感染人数约13亿,钩虫病患者和带虫者是钩虫病的传染源。(六)防治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治疗患者和控制传染源,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加强个人防护。三、蠕形住肠线

5、虫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又称蛲虫,引起蛲虫病。(一)形态1、成虫细小,乳白色。口孔位于头顶端,周围有三个小唇瓣。2、虫卵无色透明,大小约为50~60μm×20~30μm。(二)生活史成虫通常寄生于人体的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严重感染时,也可在胃和食道等部位寄生。(三)致病常因感染程度和机体状态的差异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四)诊断主要采用透明胶纸拭子法或棉签拭子法,于清晨解便前或洗澡前检查肛周,该法操作简便,检出率高。(五)流行蛲虫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感染率也较高,人是惟一的传染源。(六)防治预防主要是普及蛲虫知识,讲究卫生。四、毛首鞭形

6、线虫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trichiura)简称鞭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引起鞭虫病。分布广泛,发病率高。(一)形态成虫前部细长,约占总体长3/5,后部粗短,外形似马鞭。(二)生活史成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内。(三)致病成虫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四)诊断可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沉淀集卵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和定量透明法等检获虫卵做出诊断。(五)流行鞭虫广泛分布于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多与蛔虫同时存在。人是惟一传染源。(六)防治预防鞭虫病主要靠加强粪便管理和注意卫生。五、班氏吴策线虫与马来布鲁线虫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bancrofti)简称班氏丝虫,

7、马来布鲁线虫(Brugiamalgyi)简称马来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引起丝虫病。(一)形态1、成虫两种丝虫成虫的形态相似,虫体呈乳白色,细长如丝线,体表光滑,头端略膨大,口在头顶正中,周围有两圈乳突。2、微丝蚴虫卵在雌虫子宫内直接发育为幼虫,卵壳随幼虫的伸展而伸长成鞘膜,包于蚴外,这种幼虫即为微丝蚴。3、感染期幼虫又称丝状蚴,寄生于蚊体内。虫体细长,活跃。(二)生活史两种丝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都要经过幼虫在蚊体内和成虫在人体内的两个发育过程。(三)致病丝虫的成虫、感染期蚴、微丝蚴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