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ID:18861690

大小:593.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9-26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课件_第1页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课件_第2页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课件_第3页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课件_第4页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脂肪肝简介肝脏解剖图肝脏的生理功能1.分泌胆汁每日分泌胆汁约600~1000ml,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消化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2.代谢功能由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肝能将碳水化物、蛋白质和脂肪转化为糖原,储存于肝内。当血糖减少时,又将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液。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肝主要起合成、脱氨和转氨三个作用。蛋白质经分解为氨基酸而被吸收,肝又利用氨基酸再重新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重要的蛋白质,如肝损害严重,就可出现低蛋白血症。体内代谢产生的氨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肝能将大部分的氨合成尿素,经肾排出。肝细胞受损时,脱氨

2、作用减退,血氨因此增高。肝细胞内有多种转氨酶,能将一种氨基酸转化为另一种氨基酸,以增加人体对不同食物的适应性。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被释出于血液中,血内转氨酶就升高。肝在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并能维持体内各种脂质(包括磷脂和胆固醇)的恒定性,使之保持一定浓度和比例。肝也参与多种维生素代谢。肝内胡萝卜素酶能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并加以储存。肝还储存维生素B、维生素C、D、E和维生素K。肝脏的生理功能在激素代谢方面,肝对雌激素、抗利尿激素具有灭能作用;肾上腺皮质酮和醛固酮的中间代谢大部分在肝内进行。肝硬化时灭能作用减退。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增多,促

3、使体内水和钠的潴留,引起浮肿和腹水形成。3.凝血功能肝是合成或产生许多凝血物质的场所。4.解毒作用毒物在肝内主要通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进行吞噬和通过分解、氧化和结合等方式而成为无毒。5.吞噬或免疫作用肝通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将细菌、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从血液中除去。此外,肝内有铁、铜、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因素,故间接参与造血。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

4、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脂肪肝-危害脂肪肝能引发五种常见病1、肝硬化和肝癌:脂肪肝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引起肝细胞缺血坏死,从而诱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多种恶性肝病。缺乏蛋白质及胆碱及维生素B等或高脂饮食→肝细胞脂肪变→肿胀的脂肪变细胞挤压肝静脉窦→肝小叶内血液循环障碍→肝细胞灶性坏死和门静脉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硬化。2、消化系统疾病: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3、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4、影响性功能。5.、影响视力。临床表现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5、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可有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易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脂肪囊泡破裂时,脂肪颗粒进入血液也可引起脑、肺血管脂肪栓塞而突然死亡。若肝细胞脂肪堆积压迫肝窦或小胆管时,门静脉血流及胆汁排泄受阻,出现门静脉高压及胆汁淤积。此外,脂肪肝病人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

6、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发病机制食物中脂肪经酶水解并与胆盐结合,由肠黏膜吸收,再与蛋白质、胆固醇和磷脂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进入肝脏后在肝窦库普弗细胞分解成甘油和脂酸,脂酸进入肝细胞后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而释出能量;或酯化合成三酰甘油;或在内质网转化为磷脂及形成胆固醇酯。肝细胞内大部分的三酰甘油与载脂蛋白等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并以此形式进入血液循环。VLDL在血中去脂成为脂酸提供给各种组织能量。脂类代谢障碍是产生脂肪肝的原因:发病机制1、食物中脂肪过量、高脂血症及脂肪组织动员增加(饥

7、饿、创伤及糖尿病),游离脂肪酸(FFA)输送入肝增多,为肝内三酰甘油合成提供大量前体。2、食物中缺乏必需脂肪酸,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苏氨酸缺乏、摄入大剂量巴比妥盐等使肝细胞内三酰甘油及游离脂酸合成增加。3、热量摄入过高,从糖类转化为三酰甘油增多。4、肝细胞内游离脂酸清除减少,过量饮酒、胆碱缺乏、四氯化碳和乙硫氨酸中毒等均可抑制肝内游离脂酸的氧化。5、VLDL合成或分泌障碍等一个或多个环节,破坏脂肪组织细胞、血液及肝细胞之间脂肪代谢的动态平衡,引起三酰甘油的合成与分泌之间失去平衡,最终导致中性脂肪为主的脂质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形成脂肪肿。1、饮食因素:

8、(1)营养不良:饥饿或消化吸收障碍,低蛋白饮食,缺乏维生素等。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一般在给予高蛋白质饮食后,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