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十二五旅游规划(初稿)

红古区十二五旅游规划(初稿)

ID:18899522

大小:123.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9-25

红古区十二五旅游规划(初稿)_第1页
红古区十二五旅游规划(初稿)_第2页
红古区十二五旅游规划(初稿)_第3页
红古区十二五旅游规划(初稿)_第4页
红古区十二五旅游规划(初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古区十二五旅游规划(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兰州市红古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二〇一〇年三月目录第一章红古区旅游业发展现状1一、旅游资源普查1二、旅游资源整体评价1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6一、指导思想6二、发展战略6三、战略目标7第三章旅游产业布局与重点项目建设11一、旅游发展空间布局11二、重点项目建设13第四章红古区旅游产品开发及其发展思路18一、产品开发18二、发展思路22第五章旅游市场开发战略与思路23一、目标市场定位23二、旅游形象设计24三、旅游市场营销24第六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7一

2、、宾馆餐饮业27二、旅游交通建设27三、旅行社业与旅游质量管理28四、旅游安全保障28五、旅游商品开发与购物服务28六、旅游文化娱乐29第七章保障措施30一、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30二、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协作31三、宣传促销31四、加快旅游招商引资步伐31五、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32六、强化旅游教育培训32第一章红古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一、旅游资源普查旅游资源,又称“旅游吸引(因素)”,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它们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产生社会效

3、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以上定义,参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红古区旅游资源共涵盖5个主类,10个亚类,17个基本类型。遗址遗迹类资源有马门溪龙遗址、土谷台遗址、红山大坪遗址、山城台遗址、杨家坪遗址、普阁台遗址、马家台遗址、红大板坪遗址、平安台遗址、米家台新村古墓群、河嘴村汉代遗址、下海石遗址、平安永宁寺遗址、红山报恩寺遗址、窑街塔儿遗址等15处;建筑与设施类资源有红古百里绿色长廊、享堂峡、待建刘万里故居、待恢复国民党高官碑刻群、窑街上街清真寺、窑街下窑清真寺、旋子清真寺、宝山寺、窑街玉真观、奇石古玩

4、一条街、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生态林业试验总场、陇海花卉基地、旋子生态园、河嘴村农家乐、西河港风情园等18处;水域风光类资源有古槐湿地、大通河、湟水河、湟惠渠、谷丰渠、海石渠、窑街二渠等7处;特色旅游商品有黑陶工艺品、高新果蔬、名贵花卉等3种;人文活动类资源有“抹黑脸”、红古社火、窑街“福”字灯会等3种。二、旅游资源整体评价红古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数量繁多、体量玲珑、布局紧凑,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1)马门溪龙遗址32领衔的遗址遗迹类资源名声响亮、品相独特、分布均衡,是开启红古区旅游业发展

5、崭新篇章的炫目名片。其中,宝山寺、永宁寺、窑街玉真观、窑街上街清真寺、窑街下窑清真寺等遗址宗教氛围浓郁、历史底蕴深厚,是发展宗教旅游的重要所在,构成红古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翼。(2)建筑和设施类资源数量庞大、特色鲜明、功能多样,是推动红古区旅游业发展的主力军。其中又以红古百里绿色长廊、生态林业试验总场、西河港风情园最具代表性。红古百里绿色长廊规模宏大、技术先进、品种丰富,具备发展高新农业观光游的优越条件,是红古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生态林业试验总场以其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管理、生动的形式越来越受到中小学

6、生们的青睐,是红古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极;西河港风情园作为红古区民族风情度假区的代表不论从周边环境上还是服务项目上说都很好的张显了红古区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是红古区旅游业发展的另一翼。(3)水域类资源中古槐湿地标志醒目、环境优美、植被丰茂,是珍稀的湿地景观;其余大通河、湟水河、湟惠渠、谷丰渠、海石渠、窑街二渠等也多有优胜之处。水域类资源构成红古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极。(4)特色旅游商品中,王金明勇于突破传统制陶工艺,其黑陶作品色泽鲜亮、形质奔放,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特色旅游商品,构成

7、红古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极;高新果蔬、名贵花卉也因其绿色的理念、高贵的血统而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商品。(5)人文活动类资源中,“抹黑脸”、红古社火、窑街“福”字灯会等无不具有浓重的地方和民族气息,也是招徕游客的重要一极。32三、旅游业发展现状红古区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从业人员深入反思和积极应对。1、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基础设施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先决条件,其建设的滞后将极大地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和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近年来,红古区政府在

8、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基础设施状况大为改善,但距满足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已经成为制约全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如何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花大力气解决公路、水电、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红古区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2、资源开发程度低,忽视对器物背后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红古区建筑和设施类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善加利用将大大推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而不幸的是,迄今为止,此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只是停留在器物层面,对其背后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