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国培的大幕已经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国培的大幕已经拉

ID:18922075

大小:5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国培的大幕已经拉_第1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国培的大幕已经拉_第2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国培的大幕已经拉_第3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国培的大幕已经拉_第4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国培的大幕已经拉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国培的大幕已经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期2011年09月30日主编:孙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国培”的大幕已经拉开,我们必将全力以赴认真学习“国培课程”,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改进,珍惜这次绝好的学习机会。让“国培”成为一盏指路明灯,引领我们走向光明的大道;让“国培”就像一场及时的“心雨”,滋润我们困惑的心灵。 学习指导时间(70天)内容学习任务要求9月28日—10月4日模块一5课时1、主题研讨:教育技术能做什么2、反思本模块学习中的收获1、在“主题研讨”内发表文章2、提交10篇学习日志10月4日—10月10日

2、模块二11课时1、主题研讨:①漫谈教育技术②教学的一般过程2、作业:“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演示文稿3、反思本模块学习中的收获1、在“主题研讨”内发表文章2、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3、提交10篇学习日志10月11日—10月17日模块三11课时1、主题研讨:①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②评价案例网站③资源的合理利用2、作业媒体素材加工3、分享作品及反思收获2、自主练习不提交3、提交10篇学习日志10月17日—10月24日模块四11课时1、主题研讨:①教导型教学设计②教育评价2、作业:授导型教案及课堂电子讲稿3、反思

3、本模块学习中的收获1、在主题研讨内发表文章2、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3、提交10篇学习日志10月25日—11月1日模块五11课时1、主题研讨:①探究性学习设计②评价量规2、作业:探究型学习设计方案3、反思本模块学习中的收获1、在主题研讨内发表文章2、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3、提交10篇学习日志11月2日—11月7日模块六11课时1、主题研讨:教学实施2、作业:①教学实施计划②教学信息处理3、反思本模块学习中的收获1、在主题研讨内发表文章2、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3、提交10篇学习日志11月8日—11月1

4、4日模块七5课时1、参与主题研讨: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2、分享精彩学习作品及反思本模块的收获1、在“主题研讨”内发表文章2、提交10篇学习日志11月15日—11月21日模块八5课时1、完成最终的培训作品2、完成培训项目评价表和满意度调查表3、反思收获和不足及改进1、提交至“培训作品展示”2、在平台首页调查问卷完成3、提交10篇学习日志11月22日—11月28日交流反思1、与全班同学交流培训感受及经验2、推选展示作品3、优秀学习作品汇报及展示活动展示作品是模块8完成的作品11月29日—12月7日模拟考试模拟

5、考试练习自主模拟练习考评办法考核项考核指标成绩核算标准百分比课程学习学习时间要求课程学习时间大于等于32小时,即1920分钟。若实际完成学时达到或超过32小时,则该项成绩为满分30分;若实际学时未达到32小时,则该项成绩=实际学习时间/32×30。30%培训作品按照模块八要求,课程结束时必须提交1篇“培训成果”,评价分三个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满分10分;提交该项任务即得5分,批阅为合格及以上得10分。10%作业按照各模块内容要求提交作业,总计提交5次作业,满分30分,每次作业的评价分三个等级:优秀

6、、合格、不合格。提交1次即得3分,批阅为合格及以上得6分;《作业评价标准及评价量规》详见下文。30%网上研修活动学习日志至少提交3篇“学习日志”,满分12分;每提交1篇得4分。12%主题研讨针对各课程模块中主题研讨内容中的12个主题在平台中“主题研讨”区发表不少于3篇主题文章,满分12分。每提交1篇得4分。12%论坛研讨针对平台学习内容及教学实际问题发表10篇主题帖,并积极参与论坛其他主题帖内容提交20个回复帖,满分5分。发布1篇主题帖得0.4分,发布1个回复帖得0.1分。6%同学们:“国培”学习已经开

7、始了,我们班共有50名学员。大家都已经积极参加了学习,并且有部分学员已经撰写了学习日志、感悟及主题研讨。望同学们能够安排好时间,认真学习、交流,认真完成作业,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义及作用1.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1)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2)教育技术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催化剂.2.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3.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4.教育技术对新课改的支持作用(1)教育技术为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

8、施提供新的观念,方法和技术.(2)教育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教学环境和工作平台.发布者:孙秀娟今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了培训准备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是足可以用震撼来形容我的内心。乡村小学的DVD教学让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我能用多媒体自制课件来充实我的教学;同时,我也看到了《我的新家设计》中学生们能娴熟地操纵计算机来高效、愉悦地完成学习内容,这是我的学生所期盼的。我知道我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启程,我也再一次意识到只有完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