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与表演-论霍布斯契约论中代表理论之困境

授权与表演-论霍布斯契约论中代表理论之困境

ID:18947182

大小:7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27

授权与表演-论霍布斯契约论中代表理论之困境_第1页
授权与表演-论霍布斯契约论中代表理论之困境_第2页
授权与表演-论霍布斯契约论中代表理论之困境_第3页
授权与表演-论霍布斯契约论中代表理论之困境_第4页
授权与表演-论霍布斯契约论中代表理论之困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授权与表演-论霍布斯契约论中代表理论之困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屆政大哲學系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授權與表演-論霍布斯契約論中代表理論之困境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班周家瑜一、前言-為何是「代表」?由ElementsofLaw到Leviathan的轉變十六世紀的哲學家霍布斯如今已是「絕對主權論」的代表理論家,凡約略接觸過霍布斯系統嚴謹的哲學體系的人,都不會不知道霍布斯的哲學是在為絕對王權建構一個哲學上合理的論證,但卻不一定每個人都知道,霍布斯除了其膾炙人口的著作《利維坦》(Leviathan)以外,闡明其政治哲學體系的著作還有兩部:《法律要旨》(ElementsofLaw)與《論

2、公民》(OntheCitizen)。有趣的是,由ElementsofLaw到Leviathan,這幾部著作中所要表達的政治哲學乍看起來十分類似,在論證過程或定義上似乎僅略有不同,我們甚至可以對霍布斯提出這樣的質疑:在幾十年時光當中,霍布斯一再重新改寫其政治哲學的目的何在?進一步要問的是,在最後集大成之《利維坦》中,霍布斯最終的政治哲學與前面兩個階段的構思不同處在哪裡?這樣的問題當然不是一個或簡單幾個理由能夠概括得了的,但本文試圖由「代表」(Representation)的觀念為這些問題指出一條線索,或許能夠藉此釐清霍布

3、斯的理論中幾個歷來為許多人嚴厲批評的弔詭(Paradoxical)之處。然而為何由「代表」這個角度切入?選擇由「代表」這條線索的理由在於,「代表」的觀念在霍布斯早期著作之中並未出現,但卻在《利維坦》中被大量運用,這個明顯的轉變自然引起許多討論,有人認為:授權理論如果指的是像霍布斯這種談法-即主張人民因授權給主權者為其代表,所以人民就失去權力-則這種授權是無效的。Hampton,Jean.1986HobbesandtheSocialContractTradition.CambridgeUniversity.pp.256-

4、66.也有人認為霍布斯這樣的「代表」理論,除了讓人民「指派」了一個代表以外,對霍布斯理論中許多論證問題如第一個守約者如何產生、或由締約之後的服從與理性抉擇無法回溯推論出霍布斯式的自然狀態。毫無幫助。Gauthier,David.1988.Hobbes’sSocialContract.CambridgeUniversity,pp.125-152.但亦有相對的意見;要闡述的主旨為:霍布斯於《利維坦》中才引進「代表」理論有其政治理論的重要性,事實上,「代表」理論可以用來解釋霍布斯理論推演中所產生的困難例如:未賦予「雜眾」統一

5、性的話,只依靠主權者武力的威嚇來維持和平似乎不足;或是如何確保契約被遵守。,指另外,「代表」的觀念也可能導致霍布斯的理論產生弔詭所謂「弔詭」(paradox),在此指一種「被解釋項」可能反而成為「解釋項」的情況,例如:當霍布斯認為運用某個理論可以給予人民統一性的時候,或許他在理論中已先指定了這個「之後」才被給予的統一性,儘管可能是隱而不顯的。。11第八屆政大哲學系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二、霍布斯「代表」理論的困境-「形式」與「過渡」的弔詭首先必須點出的是,在霍布斯體系嚴密的政治哲學之中,無論是早期或晚期的著作,其所企圖

6、解決與證立的問題都是一貫的:即如何去合理化人民對主權者的「政治義務」(PoliticalObligation)?或者換個較正面的說法是:主權者權威之正當性何在?霍布斯認為若能證明了這個正當性,則人民便不能夠起而反抗主權者,這樣一來,內戰無由發生,而和平與安全得以獲得維持,和平,便是霍布斯政治哲學的最高目的。在追問這個問題的前提之下,霍布斯因此必須去處理人-從其所假設之「每個人對抗每個人」的自然狀態-如何能夠順利進入文明社會。這其實是每個社會契約論者在解釋文明社會的起源都必須解釋的重要環節,所謂社會契約,即是試圖以人與人

7、透過彼此同意而互相締結契約的方式來解釋文明社會與國家之所以成立的原因,但是對霍布斯而言,僅僅透過彼此同意締結契約,並不能夠保證締約之後沒有人會毀約,當有一個人不遵守契約時,在霍布斯的預設下,這個人就恢復了在自然狀態中所擁有的自然權利,也就是對所有的一切都擁有權利。在這樣的情況下,契約便失去效力,人與人之間又退回到暴死、短壽、卑鄙而窮困的自然狀態之中,換言之,對霍布斯而言,契約並不能夠達成和平的目的,而Pitkin認為前面提到的霍布斯在理論上幾乎平行的三部著作,正好呼應了霍布斯在不同時期對這個問題所提出的不同解答。Pit

8、kin,H.1986.Hobbes’sConceptofRepresentation.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Vol.58,1964,pp.903.在ElementsofLaw裡,每個人立約以指派一個主權者,藉著主權者的強力與權威使人民服從,換言之,與前面提及的單純立約相比,霍布斯一開始用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