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

ID:18964921

大小:4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27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_第1页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_第2页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_第3页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_第4页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送审稿)基于“创造高尚教育服务,铸造百年育英品牌”的发展理念,立足于温州市“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区域背景,着眼于学校的内涵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让家长满意的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民办学校自身发展规律;注重教育质量,注重优化发展途径,注重激发育英人的内驱力,坚定不移地走文化建设之路、内涵发展之路,为铸造百年育英品牌夯实基础。二、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学校举办者以“造福桑梓、服务社会”的广阔胸怀,“创现代化国际学校,育新世纪中华英才”的发

2、展理念,1996年创办了这所学校。历经13年的初创、巩固、发展、提高,学校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较大规模的民办寄宿制学校。学校占地186亩,总投资1.98亿元,现有109个教学班,在校生4105名,教职工577人。学校人力资源、物力资源配置满足了办学之初设计的承载能力。(二)发展水平1、综合办学水平。学校为温州市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花园式单位、温州市首届魅力民校,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温州市民办学校中第一所)、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I类标准化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首批体育特色学校,2003年经市教育局、省教育厅推荐为全国

3、先进民办学校。经过13年的创业图强,学校成为温州市民办窗口学校,浙江省具有良好影响力的优秀民办学校。2、教育质量水平。高中教育作为我校的出口,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生965名。2007-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率(含重点大学)分别为37%、36.6%、33%。教育质量处于温州市所属省三级重点高中前列。初中教育现有32个教学班,在校生1227名。教育质量处于瓯海区拔尖、温州市同类学校领先的地位,连续四次接受瓯海区人民政府综合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均处于总分第一名。近三年,教育质量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2007-2009学年,考入省一级重点高中的学生分别为106人、82人、80人。尤其是200

4、9年,366名毕业生参加中考,为省一级重点高中输送的80名学生中,温州中学8名,提前批共60人,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展示了初中教育在区、市同类学校优质教育的实力。小学教育为我校的奠基工程。现有47个教学班,在校生1746名。综合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处于瓯海区示范小学领先地位。在近二年瓯海区组织的学科抽考中,英语、数学、语文、科学等基础学科均处于1-3名。学校影响力逐年扩大,生源数量逐年增加,已具有一定的发展后劲。附属幼儿园近二年得到快速发展,为小学教育提供了生源支持,由创办之初的10余名学生,增加到目前的6个教学班,166名在园幼儿,且由大班扩展到中班,具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学校创办13年

5、来,始终不渝地走规范管理、名师兴教、服务兴校之路,共为全国知名重点大学输送了180余名学生,为普通高等院校输送了2400余名学生,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了6940名合格毕业生,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教育选择和教育需求,扩大了办学的社会效益,为区域教育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随着温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教育发展,打造教育强市的决定》出台,政府财政对公办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强以及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市属及各县(市)重点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新兴的民办学校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导致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唯有以广阔的视野,前瞻

6、的意识理性地思考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求创新发展之路,学校才能做精做强,立于不败之地。1、优秀拔尖的人力资源不足,亟待加大力度引进和培植。教师作为办学的第一要素,在教育质量提升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3年来,我校基本形成了学科配套、业务良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通过采取签订五年、十年长期劳动服务合同,办理教师社会保险,将近60名教师的人事关系转入瓯海区人才交流中心等举措,对稳定一批优秀教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内地外流教师人事关系的紧缩,随着新兴民办学校教师待遇的提高,以及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与公务员等同”政策的导向,各地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出台兑现,我校将面临优秀教师流失

7、和难以引进的局面,特别是优秀教师的工资待遇急待提高。亟待加大力度引进学科骨干教师,并适度从师范院校引进优秀毕业生,加大培养的力度。2、办学条件要进一步改善,应提升到文化育人的高度来认识和操作。我校创办前五年,办学条件居区、市同类学校一流水准。近几年,一大批公办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新兴的民办学校硬件配置一流。我校的基础配套设施渐趋落后。教师办公条件、现代化教学配置、师生生活设施、体育馆、200米塑胶运动场等基础设施都亟待改善。办学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