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 课后练习一详解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 课后练习一详解

ID:1898423

大小:9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3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 课后练习一详解_第1页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 课后练习一详解_第2页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 课后练习一详解_第3页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 课后练习一详解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 课后练习一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中学网络辅导专家24小时名师针对性辅导简单学习网课后练习一学科:生物轮次:高中生物同步复习课程名称:内环境与稳态主讲教师:荆林海北京101中学生物特级教师www.etlearning.cn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702全国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4008-110-818总机:01058858883高中生物同步复习课程内环境与稳态主讲人:荆林海1、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

2、分D.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2、人体发生酒精过敏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原因是细胞释放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且促使()A.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减少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C.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增加D.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4、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

3、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5、下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通过②进入①④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

4、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7、右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T-E-N-F-B途径主要表示______调节过程。B过程主要是通过______作用实现。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血液中______(激素)的含量会明显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都表示热量,则A+B______C。(选填“>”“<”或“=”)  (4)人体调

5、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在______,该结构还具有调节______等功能以上练习题答案及详解:1答案:C解析:选项A中,血液应为血浆,选项B内环境中多余的H+随尿液排出;血浆是最活跃部分,因为它在不停地流动,为细胞输送营养和氧气、将细胞代谢废物输出细胞至排泄系统排出体外,所以内环境的稳定跟它的输送物质的功能直接相关。消化道中Na+、K+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消化道吸收进入内环境。2、答案B解析:此现象为过敏反应,出现红的原因就是由于组织胺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渗出,出现肿的原因是导致组织

6、液增多所致。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稳态的意义,BD中的疾病是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症状,但稳态被破坏,不一定患这两种疾病。稳态被破坏后,主要表现为细胞代谢紊乱,一般不会表现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反而极有可能减慢,因为酶的活性降低。4、答案:A解析: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递质小泡存在于神经细胞内。5、答案:D解析: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故A项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与红细胞内,故B项错误;B细胞应是先到发炎部位再转为浆细胞分泌

7、抗体然后循环;6、答案D解析:A项中的血红蛋白是红细胞里的;B项H2O2酶存在细胞内;C项载体存在细胞膜上。7、答案:(1)神经有氧呼吸(2)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3)>(4)下丘脑水平衡、无机盐平衡、血糖平衡、内分泌等其他活动解析:提示:由图解观察,T-E-N-F-B途径体温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完成的。而骨骼肌的收缩本质上还是通过加快新陈代谢来完成的。当体温下降时,人体的肾上腺激素水平升高,刺激机体代谢加快而产生更多的热量。当人体产热量高于散热量时,体温会升高。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