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文化史 复习资料

中国思想文化史 复习资料

ID:18987869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7

中国思想文化史 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思想文化史 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思想文化史 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思想文化史 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思想文化史 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思想文化史 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思想文化史一、填空题(20分)先秦学派人物创始人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魏晋南北朝僧人四大译师:鸠摩罗什玄奘真谛不空义净僧肇:《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般若无知论

2、》,为鸠摩罗什门下著名弟子,为三论宗的先驱人物。开元三大士:善无畏不空金刚智唐儒家代表人物韩愈道统论,孔颖达《五经正义》。宋明理学二程:程颐、程颢。《伊洛渊源录》宋朱熹。书中内容主要记载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四人及其门人言行事迹,二程与朱熹直接的关系。乾嘉朴学分派的共同之处是重汉学、识文字、通训诂、精校勘、善考证,根据各学派治学目的、取向、宗旨、对象等不同细分为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汉族,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

3、监典籍。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提出“史学四才”,即“才、学、识、德”。所着《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著作。《天演论》是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前半部分。二、名词解释(20分)《庄子·天下篇》是现存最早的一篇总结先秦学术思想的著作,全篇分七段。是先秦现存《庄子》三十三篇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篇。其中庄子提出学术问题有道术和方术之分,道术是普遍的学问,只有天人、圣人、神人、至人才能掌握它,学术则是具体

4、的各家各派的学问,庄子还对儒家学派、墨家学派、稷下黄老派、老庄学派、惠施、桓团、公孙龙等各家的学术观点一一作了评述。其中还保存了许多道家的资料。《庄子·天下篇》对于先秦学术派别的源流和内容都有独到认识,作出了简明扼要、公正客观的论断,本篇是学术史论著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对研究整个先秦学术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

5、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天人关系的探讨(名词解释或者简答):天人合一1、由孟子提出认为人和人伦道德根源在于天,强调“天道”、“人道”、“自然”,认为人与天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追求天人相通,天人协调和谐一致。2、天作为人性的赋予者或来源与人性合一,人需要通过德行的锻炼回归于天。3、天道和人道合一,天道是基础,人道顺承效法天道。天人之分1、由荀子提出,天与人分别构成“自然”和“人事”两大领域,并各有自己的职能不能互相替代。2、天与人各有不同的性质和规定,天自然无为,而人积极有为。3、强调天道于人道

6、或自然与人为的不同和区别的观点,认为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的规律,不会因人而存亡,与人类社会没有必然的关系,天与人各自有自己的职务和规律。4、强调人能认识和利用自然,“制天命而用之”。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

7、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与灾异说最终在《白虎通德论》中规定下来,给汉代政事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占了统治地位,刘向,刘歆、班固都承认政治得失,可以导致灾异变怪。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程颢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董仲舒天人感应论:1、人副天数:天生人为实现天的意志,人是天的缩影。人之为人,本于人,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从形体说,人有骨节,天有时数,天以终岁之数乘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

8、,天有四时;人有视暝,天有昼夜。从人的感情意识来说,人有好恶,天有暖情,人的喜怒,天有寒暑。至于人的道德品质,更是天意、天志的体现。2、天是万物的最高主宰,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天的主宰菜单现为阴刑和阳德两个方面。阴阳灾异的谴告说是福瑞说。代天治民的君主,其行为的好坏能直接地影响到天,如果君主施行德政上天就会降下福瑞,以示上天的奖励。实行暴政,上天就会降下灾祸。评价:将自然与人类社会看成统一整体的,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