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文化史》训练题

《中国思想文化史》训练题

ID:34549101

大小:5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7

《中国思想文化史》训练题_第1页
《中国思想文化史》训练题_第2页
《中国思想文化史》训练题_第3页
《中国思想文化史》训练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思想文化史》训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石首一中文化补习中心《中国思想文化史》训练题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文意识”觉醒。在当时的中国突出表现为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崇儒尚佛、兼收并蓄D.以法为教、焚书坑儒2.下图是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主张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法”是核心,是“术”和“势"的落脚点B.“势”是核心,是“法”和“术”的出发点和归宿C.“术”是核心,“法”和“势”为“术”服务D.“法、术、势”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君主的权力3.荀子杂取百家,董

2、仲舒吸收阴阳五行和法家思想,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这些现象说明A.儒家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融合各种思想流派的过程B.儒家思想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C.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思想和准则D.儒家思想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4.“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产生出来的哲学智慧,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下列有关程朱理学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B.强调自我调节,发愤图强C.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D.

3、张扬个性,强调人的自然需求5.以下是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其中的“师”是指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6.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封建专制制度B.“罢黜百家”C.“三教合一”D.程朱理学7.元代的文人山水画

4、,大多以“山居”“隐居”“幽居”“高隐”“渔隐”为主题。这反映了A.政府推行重文轻武政策B.道家追求自然之风盛行C.理学价值观念D.“文字狱"盛行8.“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这里的“理”包括①自然规律②封建伦理道德③民本观念④“心外无物”理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1915年9月15日,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的《青年杂志》(1916年改为《新青年》)在上海创刊。陈独秀载文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5、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A.陈独秀、李大钊B.马克思、列宁C.德先生、赛先生D.新道德、新文学4补校·历史10.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这里“科学”的含义包括①科学精神②科学知识③科学的观点和方法④科学法则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1919年,因××大学学生所办的《新潮》杂志批评社会事件,时任××大学校长回复教育总长质询时说:“敝校一部分学生所组之《新潮》出版之后,又有《国故》之发行,新旧共张,无所缺畸。……大学兼容并包之旨,实为国学发展之资。”

6、下面关于该大学及该大学校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B.该大学学术思想空前活跃C.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都曾在该大学任教D.该大学校长的办学方针实则不利于新思想的传播12.胡适说:“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胡适不认可西方民主思想B.胡适认为民主自由的公民是现代国家的基础C.胡适反对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D.胡适主张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3.“我曾仔细研究:中国这两千年何以

7、没有真价值真生命的‘文言的文学’?我自己回答道:‘这都是因为这两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文学。所以中国这两千年只有这些死文学,只有些没有价值的死文学。’”材料中的“我”最不可能是A.陈独秀B.胡适C.蔡元培D.鲁迅14.“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与此相关的政治运动是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

8、动B.康有为领导的维新运动C.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林批孔”运动15.近代史上有过一次论争,一方指责对方说:“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另一方回应说:“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次论争是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争B.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争C.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争D.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和胡适的论争16.“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和思想混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