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薛定谔的猫解释法学问题的尝试

浅析薛定谔的猫解释法学问题的尝试

ID:19045940

大小:17.0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8

浅析薛定谔的猫解释法学问题的尝试 _第1页
浅析薛定谔的猫解释法学问题的尝试 _第2页
浅析薛定谔的猫解释法学问题的尝试 _第3页
浅析薛定谔的猫解释法学问题的尝试 _第4页
浅析薛定谔的猫解释法学问题的尝试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薛定谔的猫解释法学问题的尝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薛定谔的猫解释法学问题的尝试  一、薛定谔和薛定谔的猫  埃尔文薛定谔,奥地利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薛定谔的猫这一悖论是基于如下假设。有一只猫被关在一个完全密闭的盒子中,从外部无法观察猫的状态。盒子里有食物,还有一瓶毒药,只要猫闻到一丝就会死亡。毒药瓶上放置小锤,小锤落下就会杂碎毒药瓶。小锤由一个开关控制落下,开关由原子核衰变产生的阿尔法粒子打开。但是,原子核是否衰变只是个概率问题。我们不知道是否衰变,什么时候衰变。我们知道的只有半衰期。也就是说,我们只知道原子核衰变的概率。

2、在盒子打开之前,我们只知道的是猫存活的概率既死亡的概率。按照哥本哈根诠释,这只猫就处在一种既是死的也是活的状态,只有当我们打开盒子,猫的死活才从模棱两可的状态确定下来。是观察者,作为一个参与者使得猫的死活最终得到确定。  猫的死活在这个例子中,就不再是于观察者的无涉的客观实在,而是有赖于观察者的观测。这个论题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如果量子力学理论的哥本哈根诠释是对的,那么猫就处于生与死的叠加状态。但是,依据我们的生活经验,猫要么死要么活,不可能又死又活,这就置哥本哈根诠释于尴尬境地。为了后文的向法学思维转化,我在

3、这里必须分析一下上面的例子。量子力学在微观上是叠加的,这里可以理解成那个衰变的原子核,状态可以认为即是衰变的也是没有衰变的,二者相叠加。现在问题出现在后者,即猫的生死状态能否叠加。所谓的的哥本哈根诠释就是在微观与宏观之间划下一道界限,承认微观世界的重叠,但是认为宏观的描述就必须使用经典物理学。  量子叠加性作为微观客体的本性,在观察者进行观察的时候,就会波函数随机坍缩,表现出唯一确定的结果。从微观世界转向宏观世界,是借助波函数坍塌,将其看做几率波。引起波函数坍塌的原因归结于观察者,加入主观性因素。这就是量子学

4、的中心悖论,精神在决定实在时所处的地位。按照哥本哈根诠释,正是观察者去观测这一因素,使得原子从叠加变为单一的具体实在。离开了观察者,原子自己没有选择的能力。换句话说,箱子里的一切,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在观察者介入前是无法确定下来的。薛定谔提出这个悖论,就是为了用悖论的荒谬反驳哥本哈根诠释。我们还必须提到一个与此密切相关的理论,多世界解释,它对于我下文向法学思维转化有重要意义。多世界解释也是量子测量的诸多解释中的一种。它在前半部分与哥本哈根诠释是一样的,都承认在微观状态下的叠加状态,但是它认为解释世界的理论是统

5、一的,不存在哥本哈根诠释的微观与宏观的鸿沟。哥本哈根诠释认为,经过波函数坍缩之后,结果唯一具体,其他可能性消失。而多世界解释认为,虽然我们的世界是这样,但其他可能并未消失,而是以一种分裂的方式,存在和我们平行的世界中,包容了平行宇宙理论。这种死活叠加本来是用作反面例证,但是,现代物理学的实验却不断证明其真实存在。从微观到宏观,我们自身和物理学领域的理解是有差距的,我们更常用相对意义上的概念。但是,这样一种理论对法理学而言,其启发不仅在于思维,而且宏观的实验可以证明,这就让法理学多少摆脱了不精确不可验证的尴尬。

6、而且,与法理学现有理论很好地契合。  二、薛定谔的猫的思维和语言的转换  上述大量的物理名词,对于法学专业的人而言是晦涩的,是无趣的。我们不能想见,用物理学概念去指导立法执法司法的实践。所以,我在这里对其进行法学的转化和改造。  (一)完全封闭的盒子,指的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我们打开以前,外界不能对其施加影响,当然对等的,盒子内的东西也无法对外施加影响。当然,这是一个假设,我们为__了方便认识和处理问题而作出的。但是,在包括我们法律共同体在内的各社会主体思考处理问题时,确实使用这种方法。大而言之,分析实证主义

7、就是这种思维进路的产物。  (二)叠加状态。这就是我们需要突破的地方。按照日常经验,猫或者死亡,或者存活,但是,假设不让你去观察,那么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对于想要的到答案的我们,如果不让我们去接触、去观察,那么答案就是只能通过猜测来给出。那么,既有活的可能也有死的可能,给出的最好答案只能是概率。这时候,从我们想要探求答案的人的角度,可以认为状态叠加了,说这只猫既是死的也是活的是说的通的,用叠加这个概念比较贴切。  三、薛定谔的猫解释法律现象举例  这个理论是有生命力的,但是还需要具体适用才能够证明。所以,我举

8、三个例子,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二者相对而言),来简要地考察下理论的适用程度。  (一)法律价值选择  在社会共同体中,恐怕没有人(除了法律共同体)有兴趣有精力去搞清楚哪些是法律价值,它和普通价值怎样区别等等问题。更大的可能是人群抱有朴素的守法意识,但如果法律条文和自身想法(可以认为是道德价值,与其成长经历、环境有关)不同,则开始骂(描述性质,无贬义)法律是为了利益集团制定等等。法学家和法律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