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材料阅读技巧

语文高考材料阅读技巧

ID:19062953

大小:17.1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8

语文高考材料阅读技巧_第1页
语文高考材料阅读技巧_第2页
语文高考材料阅读技巧_第3页
语文高考材料阅读技巧_第4页
语文高考材料阅读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材料阅读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高考材料阅读技巧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以下是语文高考材料阅读技巧,欢迎阅读。  (1)、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2、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  (1)、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材料所在段落的范围。这些都是答作用题首先要思考的。  (2)、把握句段、材料的基本内容,以此作答,这是前提。  (3)、抓住句段及材料在上下文中的关联作用。即使题干上没有要求说“具体”作用,在答题中也切不可笼统回答“承上启下”。  (4)、根据不同文本的内

3、容安排,有时还要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这类手法的作用还有“对比”“衬托”等。  结构上:常见的表现手法  1.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人,景情,事理),由……转而写到……  2.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为……进行了铺垫,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3.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  4.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x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  内容上: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抒

4、发了作者……情感,表现手法、用得比较生动的词句及其表达效果  (2)、关于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  ②对全文的作用;  ③丰富文章内容或富有诗意等。  ④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  阅读一篇散文,我们必须明白三个问题,即“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何这样写?”  要搞清这些内容,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关注“标题”,理清“思路”,抓“关键语句”,理解“主旨”。  “标题”,提供了阅读的线索,隐含着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信息,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首先从标题

5、开始,必须加以关注。  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要理清思路,  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  2)捕捉“线索”,能理清思路。“线索”常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3)分析表现技巧的作用,也能理清思路。文章中的照应、对比、衬托、穿插、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表现技巧都体现了作者写文章的思路。  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  中心句,抒情句,议

6、论句,过渡句,修辞句等在文中具有很强的概括力。  这些语句,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点,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因而,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必须重视这些语句的作用。把握住这些语句,我们就能够很清楚的抓住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脉络。文章的主旨也就清楚了。  另外,我们更不能忽略文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文眼,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处境等方面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 

7、 词语或句子含义理解答题格式:  词语含义分析题: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这么表达有……作用  (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句子含义分析题:内容+手法+作用  这句话用了……手法(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写出了……的内容(解释句子意思),突出某一景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上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感情或者揭示了……的道理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人物形象分析:他是……的人(概述,总说),从他的……言行中(文中语句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看出他……

8、的性格(分说),可见他是一个……的人(总说)  物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