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ID:19070683

大小:15.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8

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吴晓云  【教学目标】  1.归纳本单元诗词所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  2.了解相关考点,归纳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3.理解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相关考点,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  难点:理解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  温习五首古诗词所涉及的知识:  诗词:《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南别业》《渔家傲》《长相思》。  涉及知识:体裁、作者、经典名句、主题等。  二、考点归纳  年桂林市中考题:  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

2、“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敢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年桂林市中考题:  为什么说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色体现了他对钱塘湖的喜爱之情?  3.归纳古诗词鉴赏的考点:诗词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诗词塑造的形象、营造的意境;诗词的主旨和情感;诗词的语言;诗词的表达技巧。  三、本单元诗歌难点突破  1.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从作品的内容来讲,本单元的诗词多借描写景物,抒发某种感情或表达某种生活态度。阅读时,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多

3、读多背多感悟,把握诗词中的形象和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领会诗词中蕴含的哲理。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要反复朗读,体味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写胸臆的。  2.理解意象、意境的概念:  意象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是蕴涵着主体思想感情的形象。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3.了解诗词中意象和意境、主旨和情感题型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4、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或这几句诗。  4.阅读《天净沙·秋思》一词的题目设置和答案,归纳答题步骤:  问题:本曲描绘了哪些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描绘了枯藤、老树、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潺潺的流水、人家,还有荒凉的古道、萧瑟的秋风、瘦马,以及夕阳、漂泊在天涯的游子等景物。营造了悲凉、凄清的氛围,从而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答题步骤:  ①绘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析景: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5.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本单元诗词的景、境、情。  四、知新  1.分析:以下几个问题,在答题方法上有何共同点? 

5、 试分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蒸、撼”两字好在哪里。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你如何理解“带月荷锄归”一句?  “夜深千帐灯”一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规律归纳:写景类的古诗词,不管是品味字词,赏析名句,还是分析表达技巧,都常在品析意象、意境、情感的基础上进行。  五、牛刀小试  阅读《约客》,回答问题。  1.诗歌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烘托出什么样的氛围?  2.“处处”一词为什么用得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