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机能评定与处方(绪论、第一、二章)

运动机能评定与处方(绪论、第一、二章)

ID:19083209

大小:1.28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8-09-28

运动机能评定与处方(绪论、第一、二章)_第1页
运动机能评定与处方(绪论、第一、二章)_第2页
运动机能评定与处方(绪论、第一、二章)_第3页
运动机能评定与处方(绪论、第一、二章)_第4页
运动机能评定与处方(绪论、第一、二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机能评定与处方(绪论、第一、二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运动机能评定与处方运动医学系廖远朋第一章绪论随着科学技术和竞技体育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指导控制运动训练,才能更有效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提高竞技能力。运动时人体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是机体对所承受的运动负荷的客观反映。通过对这些化学变化进行监测,可以正确反映机体对运动训练的应激能力。因此,在运动训练中不断对运动员进行机能评定,科学地进行监督,是科学训练的重要内容,对正确地控制训练负荷、挖掘运动员的最大运动潜力,更有效地提高竞技能力以及防止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的发生,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运动机能评定与处方》就是应用生理生化的方法和相应的指标,对运动员承受运动训练负荷的能力、现实身体机能情况、训练的科学和有效性等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运动处方,以合理安排和调整训练计划,避免过度疲劳,减少运动损伤,合理营养,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成绩。课程的主要内容一、了解和掌握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和恢复规律。1、运动时人体机能的变化及系统训练对人体的影响2、运动性疲劳3、运动后各器官系统的恢复4、超量恢复学说二、运动员的健康检查1、健康检查的种类入队检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2、健康检查的内容一般史和运动史,体表检查,人体测量,肌肉骨骼系统检查,心

3、血管系统检查,呼吸系统检查,消化系统检查)3、入队的特殊检查高身材、肥胖、性别鉴定、某些项目的特殊检查三、运动员机能状态的科学诊断与评定1、对运动员机能状态进行科学诊断和评定的意义。2、对运动员机能状态进行科学诊断和评定的组织3、运动员机能状态科学诊断和评定的方法及意义(心率、心电图、肌电图、尿蛋白、血红蛋白、血乳酸、反应时、最大摄氧量、PWC170、、无氧功等)四、运动处方1、运动处方的概念及意义2、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3、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个人资料,锻炼的目的,运动的种类,运动的强度,注意

4、事项)4、运动处方的范例机能评定的实际意义(一)运动员正确选材的科学依据运动员正确选材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首要环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证实,人体机能水平、代谢能力的高低,既受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疾病以及运动训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也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因此,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生化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把具有从事某项运动天赋的少年儿童选拔出来,通过专门的训练,使他们的先天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进而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指标遗传度生化依据选材的意义血清睾酮(T)男0.87女0.91具有促进合成代谢的作用,与力量素质有关力量型运动员的选材指标磷

5、酸肌酸(CP)0.67~0.87反映肌肉质量与发达程度,与速度、爆发力关系密切与力量、速度素质关系密切血乳酸最大浓度(Bla)0.60~0.81反映糖酵解供能能力,与速度耐力有关速度耐力运动员的选材指标血红蛋白(Hb)0.81~0.99负责氧转运,维持红细胞内pH值稳定,参与血液缓冲系统关系到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最大摄氧量0.69~0.93代表机体整体利用氧的最大能力耐力运动员选材指标身体机能检测与评定指标在选材中的应用依冯美云,1999(二)科学控制运动负荷的重要环节运动负荷是运动员在训练中所承受或完成的身体负荷量,它是运动训练中最为重

6、要的环节之一。不同的运动负荷对运动员机体可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相同的运动负荷对不同的运动员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这些不同的影响可以通过一系列生化指标得以反映。因此,运用生化指标来观察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反映,科学地控制和调整运动负荷,不仅能防止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这是科学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三)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客观指标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对科学安排训练负荷至关重要。只有在运动负荷量和强度足够大、机体能够承受和处于最大应激状态,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能力。由于机体在运动时其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

7、此,从人体安静时、运动时和恢复期各脏器及血液、尿液、汗液、唾液中某些化学成分的测定和比较,可为机能评定提供客观依据。譬如,可根据血乳酸、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来评定运动强度;可从血糖、血脂、血氨等指标的变化掌握能源物质利用情况;也可通过血尿素、血睾酮、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来判断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程度;还可从某些酶或激素含量的变化了解运动时机体的代谢调控能力。(四)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有效途径运动性疲劳和恢复是运动训练中十分引人注意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逐渐从过去认为的“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发展到今天所认识的“没有恢复就不能继续训练”,把运动

8、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作为运动训练的组成部分。过度疲劳不仅会因达不到训练强度和技术动作要求而对提高运动成绩不利,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或运动性疾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