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古埃及法老制度的表现及实质

简述古埃及法老制度的表现及实质

ID:19090223

大小:33.29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28

简述古埃及法老制度的表现及实质_第1页
简述古埃及法老制度的表现及实质_第2页
简述古埃及法老制度的表现及实质_第3页
简述古埃及法老制度的表现及实质_第4页
简述古埃及法老制度的表现及实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述古埃及法老制度的表现及实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述古埃及法老制度的表现及实质  篇一:14、亚非大河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14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习共同体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体会大河流域在古代文  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  2.了解古埃及、古代西亚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他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3.知道种姓制度,理解早期的国家形态和各阶层的不同生活状况。  4.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理解宗教信仰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课堂导学】  

2、一、复习旧知:回忆七下所学:亚非大河流域文明是指哪些国家?有何共同点?  二、新课:  古代埃及:  1.阅读课文,结合七年级所学和地图1-1说明古代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  境?(地形、气候、河流等角度)。  2.请以年代尺的形式画出古埃及国家的发展史?(可参考以下角度兴起、发展、强  盛、衰亡)  3.结合课文图文资料说明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政治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  4.古代埃及君主专制制度的表现有哪些?  5.关于金字塔:  (1)是古埃及法老的______。现在,在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____座金字塔,其中国  王_____的

3、金字塔最大。  (2)金字塔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有人认为金字塔是由当时的奴隶所建,  也有人认为它们是比当时地球人类先进的“天外来客”所建,你认为古代埃  及人是如何建造金字塔的?  (3)请结合课文资料说说金字塔为什么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6.古代埃及对人类文明的代表性贡献有哪些?(从建筑、文字、历法、医学等角度  介绍)  7.结合课本P4资料1、2和七年级所学,说说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  明的影响?  古代西亚国家  1..读书本第5页图1-5,结合七年级所学知识,回答:“新月沃地”的自然环境?  2.请

4、简单讲述两河流域的发展史?  3.阅读书本《汉谟拉比法典》有关资料,回答:  (1)法典制定的目的?  (2)阅读第6页法典部分规定,从这些条文中,简单分析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并说说这些规定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3)由此,你得出法典的实质是?  (4)法典的历史价值?  (5)法典上使用的文字是什么文字?发明者是谁?  4、结合图1—5和阅读卡介绍“新月沃地”的其他古老民族还有哪些?  5、小结:古代北非和西亚产生过哪些古老的文字?它们对世界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什  么贡献?  古代印度:  1.阅读课文说说古代印度的

5、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请介绍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史?  3.种姓制度:  (1)种姓制度的形成:_______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等级,形成严  格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_______贵族给种姓制度又披上一层神圣色彩。  (2)种姓制度是如何划分四个等级的?包含哪些社会成员?有何权利或义务?  (3)种姓制度的实质是?  (4)阅读课文8页资料1、2,完成思考题。  4.古代印度的佛教:  (1)产生的背景?  (2)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  (3)根据阅读卡说说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  (4)阅读课文说说教义

6、?  (5)佛教宣扬“众生平等”有何意义?  (6)阿育王如何大力弘扬佛教?  (7)结合课文图1—12,说说佛教的传播途径?  【课堂小结】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参考答案  【课堂导学】  一、课文P2页导语  二、新课:  古代埃及:  1.古埃及位于非洲北部,沙漠地带,气候干旱,终年雨量稀少。世界第一长河尼罗  河贯穿全境,水量大。  2.略  3.课文P2图片说明和课文P3页第一段。  4.课文P3页第三段。  5.关于金字塔:  (1)陵墓,八十,胡夫。  (2)言之有理即可。  (3)教参第5页  6.建筑:金字塔;文字:

7、楔形文字;历法:太阳历;医学:初步知道解剖学知识,懂  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治病。  7.教参第6页。  古代西亚国家  1.课文第5页第一段。  2.课文第5页第二段。  3.(1)维持统治。  (2)教参第8页。  (3)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其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  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5)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4、西伯来人、腓尼基人。  5、教参第9页。  古代印度:  1.课文第7页第一段正文。  2.课文第7页第二段正文。  3.(

8、1)雅利安人,婆罗门。  (2)课文第7页第3段。  (3)贵族统治的工具。  (4)参考第10页。  4.古代印度的佛教:  (1)课文第8页第二段正文。  (2)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乔达摩悉达多。  (3)寻求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