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

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

ID:19095057

大小:20.5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8

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_第3页
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_第4页
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关键词】焦虑抑郁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共病(简称焦虑、抑郁共病),据WHO和美国Michingan大学流行病学调查,共病率达50%[1],Devane报道85%的抑郁患者伴有焦虑症状,58%的患者一生有焦虑症的诊断。广泛性焦虑在社区的患病率可高达60%~90%[2]。国内报道抑郁症出现焦虑症状%,符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50%[3]。由于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症状易反复、多变,医师之间诊断一致性低,诊断和医疗处理的难度增加。因此,焦虑抑郁共病已成为当前全球精神病学界关注的热点之

2、一,也引起了国内许多同道的重视[4、5],现将进展情况作一介绍。1概述共病(comorbidity)是指一个患者符合>1种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有多个诊断。并涉及到患者的全部症状、体征和病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comorbidanxietyanddepression,CAD)是指患者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障碍,且两组症状分别考虑时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当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同时发生,他们分别能否当作原发性诊断,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关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关系有3种观点:(1)一元论:即连续谱论,认为焦虑和抑郁是同一疾

3、病的不同表现形式;(2)二分论:认为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是二种不同性质的疾病;(3)共病论:认为焦虑和抑郁共存时,是一种不同于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独特的疾病实体。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流行病学研究[6~7]1998年美国的全国共病调查抑郁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率为%,%的抑郁患者至少满足一种轴I障碍。XX年芬兰Melartin等用DSM-Ⅳ对26例抑郁障碍患者评定,结果有5%的患者与焦虑障碍共病。XX年Keufman等综述了焦虑抑郁共病的文献,显示50%~60%的抑郁障碍患者一生中有一种或多种焦虑障碍。XX年德国

4、的全民普查中发现59.1%GAD患者满足抑郁障碍的诊断。国内屠鉴源报道焦虑症伴抑郁症状与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状的比较均为50%,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状常在疾病开始即并存。王骞150例中共病组68例,%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共病。.1GAD患者共患抑郁症  发生率为39%,共患心境恶劣为22%;同样,具有终生GAD诊断的患者中,共患抑郁症占62%,共患心境恶劣占39%。.2惊恐障碍和抑郁障碍经常共存,高达6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焦虑症状,其中20%~0%符合惊恐障碍;30%的惊恐障碍患者在一生中的某段时间有过重度抑郁症发作。.

5、3强迫症(OCD)和抑郁障碍共病Karno等研究发现,近33%的OCD患者也患有抑郁症,Rasmussen等观察了44名OCD患者,其中30%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4社交焦虑障碍(SAD)和抑郁障碍共病SchnEier等研究发现其大多数伴有其它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其中71%的SAD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是在SAD首次发生后出现的。.5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障碍共病Kessler等研究发现,8%的男性和79%的女性PTSD患者在一生中至少共患一种情感障碍。.6共病率共病率的研究中,目前抑郁障碍

6、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达%~80%,其中前者60%~90%伴焦虑,后者50%伴有抑郁。两者共病在不同人群略有差别。儿童:10%~15%的焦虑障碍患儿共病抑郁。大约25%~50%的抑郁障碍青少年共病焦虑;成人有50%~60%的抑郁症患者一生中存在一种或多种焦虑,其中有%的抑郁症患者终生满足焦虑障碍的诊断。老年抑郁患者共病焦虑障碍有很高的终生患病率及时点患病率。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病因学研究.1遗传学[8]目前发现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与多巴胺D2受体等位基因变异有关,其中多巴胺D2受体多态性中NcoIC/C等位基因在抑郁和

7、/或焦虑患者中明显增高。双生子的研究中发现GAD和具有情感家族史的先证者的同胞有着相同的遗传特性,GAD和重性抑郁障碍具有家族聚集性。Roy研究显示,GAD和抑郁症具有共同的遗传易感性,而且环境的决定作用相对明显。Parker(1999)等发现,早发性抑郁与焦虑家族史、儿童早期的焦虑表达和2种焦虑障碍(SAD和OCD)有关。.2生化因素[9~10]目前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在遗传、生化、免疫、内分泌、电生理和影像学等方面既存在着联系又有不同。近年来研究发现5-HT功能在人和动物的焦虑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有证据表明,

8、-HT系统损害或5-HT合成受阻在动物模型上起到抗焦虑的作用。喻东山认为,两者在5-HT存在部分重叠,均有5-HT2受体功能亢进。袁勇贵等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血浆NE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因此,有人认为焦虑和抑郁共病现象可能是5-HT能神经元在不同的功能区、不同的功能状态失衡的结果。.3心理防御机制[11,12]国外有的学者认为:抑郁与焦虑两者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是对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