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ID:19120494

大小:19.7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8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_第1页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_第2页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_第3页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_第4页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摘要:要改变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现状,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然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为了保证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民族地区根据发展需要建立特殊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关键词: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对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可以兼容。强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代际公平。此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2、目前,已达成广泛共识的是把可持续发展定义在三大支柱上,即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大方面。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和贫穷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民族地区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与内地同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无论是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是以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为标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

3、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好势头。因此,保护民族地区居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恶化和生态破坏,是民族经济发展和建设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走循环经济模式的基础。  3.可持续发展要以维护后代的利益为基础。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解决当前的贫困,又要考虑未来持续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民族地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就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的、落后的发展模式,把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现阶段,民

4、族地区要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民族经济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二、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何使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首先应找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动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的对策,从根本上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1.足够的发展资金是民族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民族地区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受民族宗教思想的束缚,农牧民观念转换相对滞后,对经济发展还没有形成科学认识,长期以来仍然处在自然经济阶段,民族地区缺乏大型的支柱产业,造成民族地区财政收入非常有限,但是民

5、族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语言文字等因素导致民族地区的财政支出成本高于发达地区,在财政收支严重矛盾的情况下,民族地区很难积累发展资金,使民族地区的父母官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多年以来,民族地区在“等、靠、要”的基础上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然而,要使民族地区彻底改变落后贫穷,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立起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族经济,壮大起民族产业链,完善民族市场机制。这谈何容易,首先发展民族经济的启动资金从何而来,重点民族产业如何建立起来。在民族经济壮大的初期,政府理所当然应肩负起这个责任,通过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为民族地区注入得以新生的“血液”。  2.科学的生态保护观是民族经济

6、持续发展的源泉  在改革开放前,民族地区人民在传统民族宗教思想的熏陶下,虽然日子过得较穷,但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特别是对一些民族地区珍贵的动植物的猎取有限,(如西部藏区藏羚羊、鹿茸、虫草等),使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保护良好。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民族地区农牧民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也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贫穷,在脱贫致富思想的驱使下,只能靠对周边资源的过度开发获取眼前利益,这一做法,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目前,要扼制此风气,仅靠宣传、做思想工作是不可能的,关键还是国家要以转移支付的手段向民族地区投入大量的资金,积极组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7、工程,恢复植被,绿化荒山,以保持水土。让农牧民认识到民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之间的关系,使民族地区的开发不再走入“先污染,后治理”、“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误区,从而形成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和谐局面。  3.改善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由于贫穷困扰,教育落后,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差,学校分散,规模小,入学率低,特别是在科技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少,科技应用水平低,对现代文明了解甚少,最终导致民族地区人口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