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有效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有效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ID:19120610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8

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有效教师评价、激励机制_第1页
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有效教师评价、激励机制_第2页
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有效教师评价、激励机制_第3页
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有效教师评价、激励机制_第4页
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有效教师评价、激励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有效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索适合农村小学教师有效评价激励机制古蔺县东新小学田贵红[内容摘要]:依据课改要求,本着山区教育实际,目睹眼前存在的问题,不得不发人深思,试着探究适合农村小学教师有效评价激励机制,全方位科学地评价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教师、学校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形成性评价,它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重视教师当前的水平和表现,但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其目标是通过评价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关键词]:探索农村小学有效评价激励机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明确提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知屋漏者在宇下",笔者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整整10年有余,耳濡目染农村小学现状。作为偏远的农村小学,特别是近年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制度,我们感受了素质教育的春风拂过大地,但遗憾的是素质教育推而不行或行而无果,不但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提高,而且文化素质没有抓好,甚至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教师茫然,学校无措。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3、,原因可能不止一种,但我们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一套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和相应的专业评价机构。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这是作为我们农村基础教育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思考,笔者试图通过研究,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有效教师评价制度。一、目前农村小学教师考评、激励、机制监测的现状目前在学校管理中,对教师的评价一般兼顾德、能、勤、绩几个方面,但最注重的往往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其作为重要的评价分值给教师排队,分出若干等级,进而与升职、晋级、加薪、奖金、评优等挂钩。于是,“优胜劣汰,奖优罚劣”“能者上,劣者下”“末位淘汰”

4、officiallyestablishedonJuly1,2013,Yibincity,formerlyknownasthebus,integratedoriginalrongzhoubuscompanyinYibincityandMetrobuscompany,formedonlyinYibincityofaState-ownedpublictransportenterprises,thecompanyconsistsofoneortwo,thirdDivision.Integrationofpublictransportservice

5、sisnotyetestablished等考评导向也随之应运而生。这种终结性评价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教师之间在知识、技能上相互保留,心态上勾心斗角;对学校评价产生恐惧感,害怕因评价不高而评不了优,晋不了级,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教师排斥学校评价,形成与评价者对立的情绪;部分教师因评价结果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在考核内容方面所存在着的缺陷与局限性更是越发明显,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

6、方面:(一)重“量化评价”轻“内蕴评价”现在小学教师评价,基本是按“德”、“勤”、“能”、“绩”四方面指标综合量化进行考核评价的。这种“指标量化”评价模式并不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也较差。首先,从评价标准来看,这种体系所采用的定性语言,对不同程度的标准区分度不够大,诸如“坚持”、“认真”、“积极”、“努力”等弹性语言由于表述上的含糊和不具体,极易导致参评人员对其内涵或外延理解和把握的不一致,因而难以保证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和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其次,从计分标准看,这一评价模式有强行量化的倾向。尽管定量评价能够大大降低评价标准的模糊

7、性,增大评价结果的区分度,但是并非所有的因素都可以进行量化,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不能量化或不易量化的因素,这种考核根本没有注意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除了从事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繁琐的工作外,还要花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谈心、做家长工作、开展班级活动,他们的工作不能片面以学生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此外,教育教学的效果往往并不是在一两天内就能显现的。所以这就势必造成对教师的评判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优劣往往就是在这种被量化了的考核评价中被轻视甚至忽略了。(二)重“教学成绩”,轻“德能考核”在教学成绩一票否

8、决“指挥棒”的控制下,教师评价的终极标准还是落在“绩”officiallyestablishedonJuly1,2013,Yibincity,formerlyknownasthebus,in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