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

ID:19129191

大小:27.7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29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_第1页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_第2页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_第3页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_第4页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_第5页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_第6页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_第7页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_第8页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_第9页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_第10页
资源描述: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  篇一:肠道外营养疗法管理规定  肠外营养治疗的规范  为了规范肠外营养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合理,控制医保费用的支出,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一、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简称TPN)是指用完全的营养要素由胃肠外途径直接输入到血液中,起到营养支持作用。TPN必须包括所有必需营养素(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水、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二、严格掌握肠外营养治疗的适应症:  凡不能或不宜经口摄食超过5-7天的病人,都是胃肠外营养的适应症。  (一)消化系统疾病

2、:  1、消化道瘘、气管食管瘘,高位小肠瘘等。  2、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  3、广泛小肠切除后的短肠综合征。  4、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或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  5、胃肠梗阻,如贲门癌、幽门梗阻、高位肠梗阻、新生儿胃肠闭锁等。  6、严重营养不良伴胃肠功能障碍者。  (二)、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破伤风、大范围的手术等患者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存在严重的分解代谢状态(5-7天内胃肠道无法利用者)。  (三)、严重感染与败血症。  (四)、中度以上营养不良患者必须进行重大手术时,

3、尤其是消化道重建手术的病人,应给予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建议术前营养治疗7~10d。  (五)、急性肾功能衰竭。  (六)、妊娠剧吐与神经性厌食。早孕反应所致的严重恶心、妊娠呕吐超过5~7天。  (七)昏迷病人。  (八)晚期肿瘤病人化疗和放疗引起的胃肠管反应等短期内不能由肠内获得营养的患者。  (九)其他无肠外营养的禁忌症的:如严重循环、呼吸功能衰竭,严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肝、肾功能衰竭等;需急诊手术、术前不可能实施营养支持者。  三、肠外营养药及配合肠外营养药包括:  肠外营养药:氨基酸类,脂

4、肪乳剂类;  配合肠外营养药:有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丙氨酰谷氨酰胺等;  四、使用上述二类药物时,在病历中应有使用理由的记录。不符合使用肠外营养治疗适应症使用上述二类药时,应按自费处理,并做好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字。  篇二:肠道外营养疗法的指南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指南  一、适应证  (一)肠功能障碍:如短肠综合征、严重小肠疾病、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胃肠梗阻、肠外瘘等;  (二)重症胰腺炎;  (三)高代谢状态危重患者:如大手术围手术期、大面积烧伤、多发性创伤等;

5、  (四)严重营养不足肿瘤患者;  (五)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如肝、肾、肺、心功能不全或衰竭等;  (六)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患者。  二、禁忌证  (一)胃肠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  (二)需急诊手术者,术前不宜强求肠外营养;  (三)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三、并发症  (一)导管相关并发症  1、机械性并发症:均与放臵中心静脉导管有关。常见的有气胸、血胸、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或导管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后需拔除导管,治疗并发症,从其他静脉另行臵管。  

6、2、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败血症,是PN时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因穿刺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导管护理不当、营养液细菌污染、导管放臵时间过长或患者存有感染病灶引起。发生后应立即拔除导管,作血培养和导管头培养,改用周围静脉营养。若血培养阳性,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预防的措施为严格执行无菌穿刺插管技术、穿刺导管经15cm的皮下隧道引出皮肤、在超净台内配制营养液、使用3L袋以组成全封闭式输液系统、保持导管出口处皮肤干燥、定时每天消毒穿刺导管周围皮肤、避免导管采血或输血、注意更换输液系统时的无

7、菌操作等。  3、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意外综合征:该并发症主要累及心、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难以解释的严重临床症状。预防的措施有在拔管前注意使患者取仰卧位或垂头仰卧位,当患者有脱水症时应避免拔管,导管拔出时嘱患者屏住呼吸,同时注意夹闭导管腔或用手指压在拔管的皮肤切口上,但要避免过度按压或用力摩擦颈动脉,切口处涂抗生素软膏,并嘱患者静卧30分钟。  (二)代谢性并发症  1、糖代谢紊乱:  1)高血糖和高渗性昏迷:因快速大量输入葡萄糖所致。预防措施是在输注4h后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如发生高渗性昏迷,应立即

8、停止葡萄糖输入,用低渗盐水()以950ml/h的速度输入以降低血渗透压,同时正规胰岛素以1O~20U/h经静脉滴入。在纠正过程中要防止血糖下降太快而导致脑细胞水肿。  2)低血糖:突然中止PN液的输入,而血胰岛素仍处于较高水平,就极易发生低血糖,故PN液输入突然中止应视为禁忌。不应利用同一静脉途径输血或输注其他不含糖类液体而停止PN。对有糖代谢异常者,可用等渗葡萄糖液500ml作为过渡,然后完全停用PN。  2、氨基酸代谢紊乱:  以水解蛋白为主要氮源时,易发生高血氨症或氮质血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