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世纪以来《老人与海》研究综述

浅谈新世纪以来《老人与海》研究综述

ID:19144975

大小:19.8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9

浅谈新世纪以来《老人与海》研究综述_第1页
浅谈新世纪以来《老人与海》研究综述_第2页
浅谈新世纪以来《老人与海》研究综述_第3页
浅谈新世纪以来《老人与海》研究综述_第4页
浅谈新世纪以来《老人与海》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世纪以来《老人与海》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世纪以来《老人与海》研究综述摘要:《老人与海》自诞生之日起,即成为国内外读者和评论界研究的焦点。在XX年以前的半个世纪里,读者和论者较多地关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硬汉形象、虚无思想、悲剧意识和冰山理论等,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新世纪以来,《老人与海》依然是学界研究的重镇。研究视点主要集中在生态批评、艺术形式、性别角色等几个方面,同时对于冰山理论、硬汉形象、象征功能、悲剧意蕴等方面的研究既有重复又有所超越,因此收获与缺憾并存。  关键词:海明威《老人与海》生态批评艺术形式性别角色    《老人与海》(TheOldManandTheSea)是海明威最为成功的作品,于

2、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自诞生之日起,《老人与海》即成为国内外读者和评论界研究的焦点,反复阅读与阐释使得这部巨作散发出耀眼的魅力和光彩,可谓常读常新。在XX年以前的半个世纪里,读者和论者较多地关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硬汉形象、虚无思想、悲剧意识和冰山理论等,研究成果比较充分。进入新世纪以来,《老人与海》依然是外国文学研究园地的重镇。在XX—XX年这段时期里,“中国知网”上关于《老人与海》的研究论文共计232篇。研究视点主要集中在生态批评、艺术形式、性别角色等几个方面,同时对于冰山理论、硬汉形象、象征功能、悲剧意蕴等方面的研究既有重复又有所超越。    一、焦点

3、:“生态批评”研究视角    进入21世纪,生态批评在中国悄然兴起,成为当前文学理论批评界一股鲜活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反思这部经典巨著。这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和课题,其学术增长点和价值不容低估。  对这部作品进行生态批评研究的起点首先是以“人和自然”的关系切入的。如论者认为,《老人与海》叙述了老渔夫桑提亚哥海上三天的捕鱼经历,其蕴含了人类向自然争取生存权利的深刻寓意,直接地体现了海明威的自然观:人在生活中必须勇敢地面对必然的失败。[1]这类观点直接促成了生态批评研究格局的形成。  邰晓的《解读〈老人与海〉的生态思想》一文,认为该小说主要表现

4、人通过战胜自然伟力的方式来实现自我,主体上反映了西方主流文化信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征服、控制、改造、利用自然的思想,小说从总体上看算不上生态作品,但小说中闪烁着生态思想的光泽,显露出生态思想的萌芽。[2]该文的着眼点在于“生态思想的萌芽”方面,思路清晰,论据有力,观点中肯。但更多的论者倾向于该小说的现实生态价值。论者探讨分析了作品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其中的失误,并追问生态批评的名言:“我们到底在哪里走错了路?”进而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的出路,可谓气势恢宏。[3]卢国荣著文认为海明威在作品中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整体生态观,揭示了征服和统治

5、自然的可怕后果以及呼吁人类回归自然的意识。[4]  而马云霞的《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生态观的矛盾性》则另辟蹊径,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小说中的生态意识与硬汉形象之间的冲突,并结合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讨论,揭示海明威的矛盾生态观。认为海明威的矛盾生态观具有深刻的代表性,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究竟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这既是作者的困惑,同时也是全人类所面临的艰难抉择。[5]此外,还有论者从《圣经》的生态矛盾观角度再次解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认为这部作品体现了海明威的生态意识,但其生态意识又是矛盾的,矛盾的直接根源来自于《圣经》中的生态矛盾观,进而决

6、定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创作倾向。[6]这类观点是颇有见地的,因为论者结合了作家的创作思想并贴近了文本的原创精神。    二、兴盛:“艺术形式”研究角度    由于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的影响,我国80年代以前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往往过多地聚焦于文学的内容和主旨,而相对忽略了艺术形式的重要性。80年代以来,受到俄国的形式主义、符号学以及英美的新批评理论的影响,中国文坛和学界掀起了艺术形式批评研究的风暴,“形式就是内容”一度成为流行语。艺术形式受到关注的程度甚至超越了文本的思想内容,这种现象一直延伸到新世纪以后。《老人与海》即为典型的个案。从XX—XX年出现在“中国知网”上的

7、232篇研究《老人与海》的文章中,共计40余篇学术论文涉及叙事、语言、风格、结构、手法、美学等艺术形式层面。  首先是从叙事学角度来构建学术研究的纬度。叙事学为叙事作品的分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具,其工具性源于叙事作品表达形式意义上的“话语”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帮助读者理解叙事作品的涵义,另一方面使读者清晰地看到叙事作品叙事特征上的独特性。因此有论者从“陌生化”角度切入,认为《老人与海》是一部象征性的寓言故事,作品的客体形象被变形化和拟人化并超越了自身具体的现实属性,而叙述手法本身已超出了人们的文体期待,达到了对读者期待视野的冲击。这种叙述手法的陌生化运用使得

8、接受主体在独特的审美张力中获得新奇、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