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湖南祁剧探究综述

新世纪以来湖南祁剧探究综述

ID:32986754

大小:62.5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8

新世纪以来湖南祁剧探究综述_第1页
新世纪以来湖南祁剧探究综述_第2页
新世纪以来湖南祁剧探究综述_第3页
新世纪以来湖南祁剧探究综述_第4页
新世纪以来湖南祁剧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世纪以来湖南祁剧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世纪以来湖南祁剧探究综述摘要: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在湖南祁剧的学理研究、祁剧传统经典剧目的研究、祁剧的现代化走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总结,可以看到祁剧的研究文章虽然有一定的数量,但它的发展依然不容乐观。祁剧研究仍然有着较大的空间,有待学术界进一步发掘。关键词:湖南;祁剧;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12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1-0069-04祁剧又称祁阳班子,是湖南地区现存古老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在湖南省现有八个古老的地方大戏剧种中,传播范围是最广的。它不仅广泛流行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在粤、桂

2、、赣、闽、滇、黔等省的一些地区也有流传。新中国成立之后,祁剧多次进京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演出。郭沫若看过祁剧演出后曾经说过:“祁剧是全国名列第二的优秀剧”。[1]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南祁剧榜上有名。虽然祁剧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于祁剧的研究目前还很不够。祁剧传统剧目失传严重,现代剧目创作艰难,如何保护并传承祁剧仍然是目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振兴祁剧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笔者梳理了新世纪以来对祁剧研究的资料,并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综述,考察已有成果和不足,以便为更有效地展开祁剧艺术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一、

3、21世纪以来祁剧研究现状分析新世纪以来,祁剧的研究还是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从CNKI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发现,有关祁剧的研究有如下成果:属于祁剧研究范畴的论文54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之中有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四篇,它们分别是:陈明的《湖南祁剧传承的考察与研究》(2006年)、廖松清的《祁剧弹腔北路研究》(2007年)、刘新艳的《祁剧高腔音乐与表演探析>)(2009年)、蔡姣的《祁剧弹腔南路的调查与研究>)(2011年);学术专著2部:欧阳友徽的《中国祁剧》(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出版)、欧阳友徽《永州祁剧》(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学术论文集1部:《祁剧研究文集》(甘肃

4、文化出版社2004年出版);学术资料集1部:《祁阳祁剧》(《祁阳文史》第十六辑,2004年);高等学校校内立项课题1个:2009年湖南科技学院立项课题“现代化视野下祁剧的传承模式研究”。就这些研究成果而言,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论题:(一)湖南祁剧的学理研究1•关于湖南祁剧的起源。传统的看法是认为祁剧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李京玉通过考察和研究,用较丰富的史料证实祁剧起源于宋,将以前认为的祁剧的500多年历史增加了300多年。[2]欧阳友徽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他认为祁剧应是“起于唐代,盛于宋代”。[3]这不能不说是有关湖南祁剧起源考证上的一个重大突破。2•关于祁剧的音乐研究。祁剧的音乐由高腔

5、、昆腔、弹腔三个声腔组成。目前这方面研究文章有5篇。值得注意的是学者对祁剧音乐中的高腔研究,有了一定的突破。以往对于祁剧的高腔研究,主要是从它的源流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切入,而新世纪以来研究祁剧高腔论文则站在专业音乐的角度,从音乐的结构、表现形态和乐器应用等方面,并以具体的作品进行切入研究。张学旗通过对祁剧高腔的音乐特点进行论述,发现祁剧高腔和宗教确实有着密切关系。将祁剧高腔和佛教中所用一些乐器进行比较,得出了祁剧中所用的梆子来自于木鱼,而祁剧高腔中的小鼓跟佛教中的罄音高相同,寺庙中所用的大鼓、锣、拔等乐器与祁剧中的乐器可以互替的结论。[4]又如黄华丽将240支之多的祁剧高腔,从调式调性和相近的兄

6、弟曲牌归类,将祁剧高腔曲牌划分为七大类,分别为“四边静”类、''四朝元"类、"孝顺歌”类、“山坡羊”类、“汉腔”类、其他类、“杂曲”类。这样的分类提高了我们对祁剧的高腔曲牌认知。[5](二)祁剧传统经典剧目的研究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在众多的祁剧传统经典剧目中,《目连救母》可以说一直是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所以会引起研究者如此偏爱,当然也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祁剧的艺人们认为目连戏为祁剧高腔之祖。在对《目连救母》的新世纪研究成果中,学者们的论文切入角度都挺有特点:1•从戏剧审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切入。在康馨看来:祁剧目连戏形成了奇特的戏剧反馈。这主要表现在:目连戏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与现场观

7、众犬牙交错式的相互反馈以及与日常生活中的非现场观众相互反馈。目连戏展示出了清晰、流畅的自然美,这使得观众情感卷入。在结语部分,他高度赞扬了目连戏的戏剧美学价值,“当今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戏剧实践家、理论家、美学家们努力实践、潜心研究的许多成果,在祁剧目连戏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6]2•探讨《目连救母》的传承演变情况。刘登雄认为:目连戏有着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而剧院艺术的实践让它焕发生机。在保护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