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流行因素的研究现状

大肠癌流行因素的研究现状

ID:19248248

大小:26.2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30

大肠癌流行因素的研究现状_第1页
大肠癌流行因素的研究现状_第2页
大肠癌流行因素的研究现状_第3页
大肠癌流行因素的研究现状_第4页
大肠癌流行因素的研究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肠癌流行因素的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肠癌流行因素的研究现状【摘要】大肠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其发生与饮食类型、遗传因素、结直肠良性病变、生活习惯、心理因素、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全文就大肠癌流行因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关键词】大肠肿瘤流行病学流行因素大肠癌是西方国家第二位高发恶性肿瘤。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结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是机体的内因与环境的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多数学者提出,只有根据大肠癌发病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筛选措施,才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提高早期癌的诊断率。1大肠癌的发病状况不同地区、种族、年

2、龄大肠癌发病率不同。综合多年来大肠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其发病状况有很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趋势亦较一致,即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以北美、西欧、澳大利亚和北欧的部分地区为高发地区,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为低发地区。据1999年、XX年全球大肠癌发病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男性大肠癌为/10万,北美/10万,西欧/10万,日本/10万,北欧/10万,南欧/10万,中美洲/10万,东欧/10万,东亚/10万,中国/10万,东南亚/10万,东非/10万,中非/10[2]。而我国大肠癌分布为

3、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地区大肠癌发病及死亡率高,内陆各省发病及死亡率较低。浙江省嘉善县为/10万(男)和/10万(女)而广西自治区扶绥县为/10万(男)和/10万(女),相差10倍。在种族的分布上,既往认为白种人可能更易患大肠癌,但从移民中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人种差异并不显著。在美国洛杉矶,男性:白人结肠癌为/10万,黑人为/10万,中国人为/10万,日本人为/10万;女性:白人为/10万,黑人为/10万,中国人为/10万,日本人为/10万。因此,除种族的遗传因素外,其他如饮食习惯与结构等更是大肠癌的重要诱因。大肠癌发病年龄趋向老年

4、化:收集分析我国20世纪70年代文献报告,国内大肠癌病人的中位年龄在45岁左右,较欧美的报告提前12~18年。国内70年代文献中40岁以下者一般占35%左右,30岁以下者也占12%左右。而近5年的数据表明大肠癌中位发病年龄为57岁。宋丰举等[3]对于天津市1981~XX年结肠癌发病年龄研究发现,结肠癌发病主要集中在高年龄组,54~81岁年龄组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70%,54岁以下组仅占发病总数的25%。李晓霞等[4]研究显示,结肠癌的就诊率逐年上升,40岁以上者占%,NGDB资料统计3277例结肠癌,小于50岁者203例,占%[

5、5]。以上数据均表明,结肠癌发病中位年龄后移,其发病进一步向高年龄组集中。因此,高年龄组无疑是结肠癌发病高危人群。结肠癌发病中位年龄后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造成的[3]。大肠癌的流行因素大肠癌的流行因素至今尚未完全了解,很多研究表明大肠癌的发生似乎和人为的环境因素关系比较密切,特别是饮食因素的影响。此外,遗传、相关疾病等因素亦与大肠癌的流行关系密切。.1饮食因素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一定比例的癌症。在西方人中,饮食因素可能与大约50%的大肠癌有因果关系。目前一致认为,动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过高、食物纤维素摄入不足,是

6、大肠癌尤其是结肠癌的主要高危因素,饮食中其他营养素包括维生素A、C、D、E、β胡萝卜素、叶酸和钙等是预防大肠癌的有益因素。.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与结肠癌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对饮食与结肠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致癌物1,2?鄄二甲基肼(DMH)诱导大鼠结肠肿瘤,实验大鼠分3组,所给的脂肪质与量不同,结果给予大量植物油的一组大鼠100%患结肠癌,给予大量动物脂肪的一组则85%发生结肠癌,而给予低脂肪饮食的一组仅50%发生结肠癌。众多的流行病学研究亦证明结肠癌发病率高的地区与脂肪摄入量呈正相关。脂肪饮食致结肠癌的发病,多数认为系脂

7、肪饮食能增加胆汁酸的生物合成,促进其进入肠道,从而抑制小肠对胆汁酸的重吸收,使其在大肠中的浓度增加,肠腔中高浓度的胆汁酸具有促癌作用,其促癌机制为:①改变结肠黏膜细胞形态及动力学,促进结肠细胞增生的同时也促进癌细胞增生;②DNA损伤;③直接干扰DNA代谢,增加构件的掺入和正常程序外的DNA合成;④提高结肠黏膜细胞鸟氨酸脱羧酶活性;⑤抑制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增生,降低免疫功能。因此在次级胆汁酸浓度增高的情况下,同时摄入大量蛋白质,在肠道细菌作用下降解产生致癌性的氨基酸降解产物[6]。但亦有研究显示并非所有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均可

8、使结肠癌危险性增加。英国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结肠癌不仅与能量摄入无关,而且与鲜肉、牛肉、猪肉、鸡肉和鱼肉的消耗量亦无关。然而每日食用加工处理的肉食品,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却明显增加,这些肉食品主要包括腊肠、火腿肉、腌肉、腌鱼、高温烧烤和油炸食品。这很可能与腌制食品中含有致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