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杜甫《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ID:19252592

大小:18.6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30

杜甫《春夜喜雨》教学设计_第1页
杜甫《春夜喜雨》教学设计_第2页
杜甫《春夜喜雨》教学设计_第3页
杜甫《春夜喜雨》教学设计_第4页
杜甫《春夜喜雨》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甫《春夜喜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杜甫《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1、有节奏的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品读杜甫,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之情。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教师:解读教材;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背诵杜甫的诗句。  1.生背诵课前一首诗《泊船瓜洲》。讨论本诗中用得好的一个字绿。生谈自己的感受。  是啊,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人通过反复推敲,斟词酌句,表达更深远的情意,今天我们来品读杜甫的名篇《春夜喜雨》  师板书课

2、题。  2.读诗题,解诗人  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介绍杜甫。  师介绍: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老师讲解语不惊人死不休,并用爽快流畅的行书进行板书。引导:杜甫的是是否真的是这样的呢?我们来一起品读这首诗。  感受律诗韵律美  1.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2.点名读诗,教师进行点拨,读准诗的节奏,相机进行指导。请学生再读,检验指导的效果。  3.感受律诗的韵律美。  指导学生写出每一句后一个字的拼音,了解律诗的押韵方法,注意

3、韵脚的诵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抓住节奏,读出韵律美。  4.古时候,诗歌都是可以配乐吟唱,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和着韵律来吟唱这首诗。  老师打拍子,指导学生进行吟唱。通过这样的多角度的诵读,感受古诗带来的韵律和节奏美。  抓题眼,品诗意  1.读诗题,品题眼  生读诗题,抓题眼  喜,为什么用喜呢?  讲解喜字的字源,用喜字说成语。  出示大红双喜字,你看到这个喜字会想到什么成语呢?。了解喜在中国文化中的运用和重要意义。  了解杜甫撰写《春夜喜雨》的背景资料,明白这场春雨滋润世间万物,特别是农作物,必将带来丰收的希望。初步感受杜甫的忧民之情。  2.自读古诗,解

4、题眼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就应该在他的诗中去品味,看你能够从这首诗中的那些地方品出诗人的喜来。  学生自由的默读古诗,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  师巡视指导,适当的肯定学生自己的看法,并从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字来进行品读。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  3.论诗句,品诗情。  讨论一,  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老师在其间做出适当的引导。  预设:好  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  知  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

5、好的春雨!  当正是时候,又是干旱,又是春天。  潜和细  讨论为什么是用潜,你还能换成别的词的吗?引入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部分,老师诵读,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来解读潜的妙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尊重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感悟。  预设: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

6、,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学写潜字,注意右边的第一个夫捺画变成点,这是避让。  生练习书写。  讨论二,学生较难理解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引导学生思考:这和润物有关系吗?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解读:雨这样好,当然希望它能下透彻,倘若只下一小会,那润物也很不彻底,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写下了第三联,只有十个字,便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春

7、江夜雨图。只不过换了一个写雨的角度罢了,上联是从听觉来写雨的润物功能,而本联则从什么角度来写?是从视觉来表现雨意浓厚,  本句运用了常用的反衬的手法,突出了野径、云、水、渔船相辉映的春夜图,并点题。  讨论三,重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句是诗人的想象,雨水下的细小,密密的,轻轻的,所以并向大雨一样,叶子上、花上都沾上了雨水,所以显得沉重,诗人只是写了花朵,大家想一想,还会有哪些人和物会欣喜开心呢?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  通过大家的反复品读、探究,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杜甫诗句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4.感受了春雨的可喜,品味到了杜甫的忧民之情。  背诵

8、《春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