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杜甫《春夜喜雨》

解读杜甫《春夜喜雨》

ID:20189929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解读杜甫《春夜喜雨》_第1页
解读杜甫《春夜喜雨》_第2页
解读杜甫《春夜喜雨》_第3页
资源描述:

《解读杜甫《春夜喜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解读杜甫《春夜喜雨》  在我国古代诗歌意象中,春雨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抒情载体。有的诗人会因春雨伤花而怜花惜春夜来风雨急,无复旧花林。枝上三分落,园中二寸深。(白居易《惜落花》);有的诗人因春雨绵绵而抒发离别相思之苦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也有诗人借雨抒发心中愁闷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而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对春雨描写,却是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喜悦之情。一.及时雨映射出农耕文化作为生命之源的春雨,对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农民进行耕田、播种等农事必须要依

2、春雨来的早晚、多少而随时进行动态调整,因此,风调雨顺成为农耕社会时期人们共同的期待。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对于气象灾害无法像今天那样用仪器技术精准测量出来,只能向他们心中的神灵祈祷,保佑庄稼能像往年一样丰收,春旱求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琴瑟击鼓,以御天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榖我士女。《诗经》中这段文字记载就是先秦时期人们祈求上天降雨的庄重场面。此后,北宋时期苏轼在《喜雨亭记》中描绘出人们因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甚至把建筑名定为喜雨亭,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出春雨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春夜喜雨》是在历经安史

3、之乱以后,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草堂生活第三个年头写下的。当时的杜甫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亲自躬耕于田地之间,农耕的生活拉近了诗人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也使诗人有机会亲身体会农民耕作之苦。对于农业社会的人们来说,春种、秋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方式,而其中春雨又成为关键因素决定着他们在春天播下的希望之种是否能够在秋天获得丰收。诗人深知雨水对于农事的重要性,在完成播种后,与其他农民一样期望有一场绵绵春雨为干涸土地带来滋润,让希望的种子得以萌发。当这场春雨如约而至地到来时,不仅缓解了人们迫切等待春雨的心情,更重要是缓解了春旱,滋润了禾苗成长。  所

4、以,诗人才称这场雨为及时雨、好雨。首联中知时节,好像一下子就把春雨写活了,春雨好像似乎很通灵性一样,知道人类农作活动需要它,所以一入春便发生了。诗人赋予雨于主观意识与精神,使雨从无知变为有知,进而丰富了这场春雨好的内涵。表面上说是诗人对春雨的赞美实则是暗含对农事的关心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怀,这时的杜甫与其说他是一个诗人,不如说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躬耕田亩的切身体验,使他的诗歌作品总是多少都会出现农耕文化的影子。农耕文明为古代优秀诗歌发展的提供了成长土壤,而在文人诗歌创作中也不乏会出现农耕文化的印记,《春夜喜雨》正是折射射出是古代

5、诗人对农民的怜悯之心。二.细柔雨尽显和谐之美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的民族,和的思想和观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影响巨大。和是理想社会状态的重要特征。我国春秋时期的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主张里都包含有和文化因素,如儒家强调天人合一或天人合德,在这里儒家强调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同一,而是在保持个性基础上的统一。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人应该崇尚自然,依据客观规律从事劳动生产活动。简而言之,所谓的和,就是适度原则,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做到恰到好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从小出生在奉儒守官的传统家庭里,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的天人合一

6、的中庸思想不仅改变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而且杜甫也把这种思想带到了诗歌创作中。《春夜喜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具体体现在:  首先,诗歌内蕴上调突出人与自然的统一。颔联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仅点明了春雨发生的时间、对春雨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最重要的是这里体现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潜入夜不仅表明春雨选择在晚上悄无声息来到身边,使得人们能够在甜美的睡梦中去消除白天耕作的疲劳。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春雨选择在白天来临,那么就会耽误农民进行农事的进程,而且也会使加重农民劳动的负担。所以在杜甫笔下春雨是一个通人性的精灵,能够主动协助人类进行耕种。

7、对句中的细无声,一个细字就点明春雨适量,常言道:雨露滋润禾苗壮,正是这场恰到好处的春雨才能起到滋润万物效果它像是一个天然的花洒,滋养着每一株嫩绿的禾苗。在这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春雨这种默默奉献、不张扬、节度适中原则都与传统的和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在诗歌创作手法上也能寻觅到和文化的烙印。一是杜甫运用美学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对诗作进行整体构思。诗的首联先是实写了春夜在晚上来临,滋润着万物,而诗的尾联则虚写次日锦官城内姹紫嫣红景象,花重不仅表明花朵经过一夜雨水滋养重量略微增加,而且也进一步表

8、现出雨后花朵开的更加艳丽,使雨后的锦官城呈现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春雨夜至这一实写来带动次日锦官城里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诗人这种以实带虚,虚实结合创作手法,将春雨润万物的景象与春雨带给和广大农民久旱盼雨的喜悦之情全都统一在一个画面里,体现了儒家和谐统一的思想。二是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