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各朝代的政治制度

历史上各朝代的政治制度

ID:19259452

大小:44.09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9-29

历史上各朝代的政治制度_第1页
历史上各朝代的政治制度_第2页
历史上各朝代的政治制度_第3页
历史上各朝代的政治制度_第4页
历史上各朝代的政治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上各朝代的政治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历史上各朝代的政治制度  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试述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的变化。  (1)三代时期,以王为核心的国家组织主要分为两个系统:政务官系统,神?官系统。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国君之下普遍设立总领全国军政事务的长官,或为相,或相、将并立,协助国君治国。  (3)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体是以皇帝为核心的"三公九卿”。  (4)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组织突出变化是三省制的初步形成,三省诸部制逐渐取代三公九卿制。  (5)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是"三省六部制”。  (6)宋元国家组织的核心由"二府制”变成一省制

2、。  (7)明代国家组织的核心是内阁――六部制度与宦官制度。清朝国家组织的中枢是军机处、内阁。  明清地方政府与元朝地方政府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  (1)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实行行省、路、府、州、县多级制,但各行省之下层级并不完全不统一。行省具有很大的权力,行省的权力集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2)明代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一、地方行政实行省、府、县三级制,层级规范统  一。省下有道,为监察区。二、省一级权力分散,由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司法、军事行政。明中叶以后,地方设巡抚、总督,巡抚、总督的性质、职责当时

3、还不确定,主要是监察地方官吏,但必要时也可以集中一省或数省的权力以处理地方事务,显示分散的权力又开始集中。但省级又形成三司、总督、巡抚的分权与牵制,并受到中央的严格监督。三、地方自主权比元代减小。  (3)清朝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一、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省、道、府(州、厅)、县四级制。二、省一级实行总督、巡抚二元化的领导体制,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成为督抚下属。  三、省级督抚的权力集中,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督、抚互相牵制、监督,又受中央的控制。  为什么说秦汉时期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  (一)秦朝全面建立起了御史监察制度。中央监察机关称御

4、史府,各郡设置监御史,隶属于御史府,简称郡监。在军队里设有军监。  (二)汉代在秦朝基础上,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  (1)汉代建立了多元化的中央监察机构。分两个系统,三大组织机构:御史府(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  (2)监察机构独立性增强。西汉后期,御史中丞为台长,御史台实际上从行政系统分离出来。司隶校尉名义属司空,行使监察权却是独立的,与司空没有关系  (3)建立完整的地方监察制度。十三州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表明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基本形成。郡以下的监察由郡守负责,具体执行监察职能的官员是督邮。  (4)制订了监察法规。汉初有"

5、察辞诏凡九条”;汉武帝制定《刺史六条》。是汉代监察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  (5)形成监察组织之间的相互监察制度。  试析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制。  从1928年10月到1948年5月,是国民政府所谓"训政”时期,在"训政”时期军机处  清朝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直到清末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才最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职能是"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主要有: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提供咨询,参议政事。军机处在清朝政治  生活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是绝对君主制的工具。,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 

6、 五院的构成……起初,五院之上设国民政府委员会和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会名义上是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  五院制渊源于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学说。从政治体制上讲,五院制有其一定合理性。  但实际上成为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工具。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转入战时体制。蒋介石任国民党总裁,兼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对于党政军一切事务,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形成了军事独裁体制。"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名存实亡。  从1948年5月到1949年,是国民政府所谓的"宪政”时期。五院之上设立总统和副总统。总

7、统权力广大,可提名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各院院长人选,对行政院重要政策进行"核可”,实际上不受宪法的约束。故政体的实质依旧是个人独裁与专制。  试述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  抗日民主政权,是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因而它除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外,还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三三制”原则。"三三制”主要是指:在抗日根据地的民意机关和政府机关的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员占1/3,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1/3,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派占1/3,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

8、时期政权建设上的一个创造,这样配备政权机关人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上的具体表现,它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坚持抗日战争,促进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