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少儿图书馆

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少儿图书馆

ID:19259842

大小:2.15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9-30

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少儿图书馆_第1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少儿图书馆_第2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少儿图书馆_第3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少儿图书馆_第4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少儿图书馆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少儿图书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1/6/281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焦作市道清小学万方2021/6/282引言:与孩子携手,陪孩子共同成长——现代家长怎样做孩子人生成长的引路人与领航者当下家长与老师的普遍困惑: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目前:中国人成长的三个阶段:求学、成家、立业,正在发生变异:即求学越来越早、成家越来越晚、毕业越来越难找到工作,立业的焦虑笼罩每一个人。如此,中国的家长比任何时代都更看重下一代人的教育。54.7%的父母要求孩子读到博士,83.6%要求孩子考试考前15名。家长奔波在择校、陪读、交费的泥潭里,学生苦熬在应试、才艺、择业的负担下。幼教大热、就业大冷。教育开端,望子成龙不计天

2、价恐落人后;教育终端,竞争激烈学难致用乏人问津——中国社会经济的运行,与教育严重错位。现行的教育模式一心想让孩子们成“才”,却不在乎他们是否成“人”。中国父母们,在无法成人的儿女面前,既是主谋又是从犯,既是教育模式的设计者又是教育模式的就范者,既是教育产业和商业的买单人又是投诉人,既是既得利益者又是受害者,既是暴君又是奴隶。以“为了孩子”的名义,令父母苦不堪言、孩子无法成人——这不是爱,而是整个社会的黑色幽默。2021/6/283引言:与孩子携手,陪孩子共同成长——现代家长怎样做孩子人生成长的引路人与领航者中国的“三插手”父母:昭示着今日中国家庭人格教育的普遍悲哀—

3、—父母实在太累了,也实在是太傻了,太叫人可怜了。大家正忙着——插手孩子的梦想,插手孩子的婚姻,插手孩子的事业。今天的父母们似乎都深谋远虑,都怕自己的孩子将来受气,在孩子很小甚至还在妈妈肚子里,他们就开始为了孩子将来有一个好职业而奋斗了。胎教、早教自然不敢放松,接下来就拼命地托关系、找门子让孩子进最好的幼儿园,进重点学校、上各种课外班。孩子很小就开始了可怕的竞争,经受着无奈的折磨。2021/6/284引言:与孩子携手,陪孩子共同成长——现代家长怎样做孩子人生成长的引路人与领航者中国的“三插手”父母的存在:昭示着今日中国家庭人格教育的普遍悲哀终于熬到大学毕业了,家长还要

4、替孩子找工作、找对象、找梦想,甚至为孩子预筹资金,继续规划孩子的人生之路,觉得这样才是尽了责任。只要他们睁着眼,就总是不放心孩子的一切,总想把孩子的一切都包办起来。中国有句老话,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做中国的父母真的太累了!那么,父母该不该为孩子制定人生轨迹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孩子小的时候,希望孩子上好学校,考好大学。长大了,又希望孩子有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这样做难道是真的爱孩子吗?著名作家周国平先生如是说,“中国的家长相当可怜,一面是孩子的主子、上司,另一面是孩子的奴仆、下属,始终找不到和孩子平等相处的位置。”2021/6/285引言:与孩子携手,陪孩

5、子共同成长——现代家长怎样做孩子人生成长的引路人与领航者中国的“三插手”父母的存在:昭示着今日中国孩子成长中健全人格发展教育普遍脆弱不久前,在合肥举办的全国第九届儿童发育与临床学术研讨会揭示:13.97%的孩子有心理问题。会议资料表明:目前,全国4-16岁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达13.97%,社会适应问题的检出率为23.46%。由于当前只重视身体健康、智力发展,忽视早期良好心理和行为培养的倾向,酿成了一幕幕令人痛心的悲剧。人格即个性:即指个体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体包含“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人格的特征主要有“人格的整体性、人格

6、的复杂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四大呈现。2021/6/286引言:与孩子携手,陪孩子共同成长——现代家长怎样做孩子人生成长的引路人与领航者中国的“三插手”父母的存在:导致着今日中国孩子成长中健全人格发展教育普遍脆弱人格障碍原因及早期表现:人格障碍的一种以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为特征的精神障碍。表现在知、情、意三方面的不协调或人格结构的某些方面发展过分突出或不足。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生。其基本表现特征为:一般在无神经系统病变情况下出现的人格严重缺陷;重复出现对环境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情绪情感不稳定;人际关系失调;

7、其产生一般从早期开始,并有早期表现。主要有:1、偏执型(妄想型)人格障碍;2、表演型人格障碍;3、自恋型人格障碍;4、回避型(焦虑型)人格障碍;5、依赖型人格障碍;6、反社会型(无情型)人格障碍;7、强迫型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形成原因主要是:一是生物学因素;二是儿童早期教育与家庭因素:1.早年精神创伤的影响——强烈的精神创伤:家庭破裂、母爱剥夺等;2.家庭关系不和谐及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3.不良教养方式的影响。三是社会文化因素。2021/6/287一、现代家长的角色意识是什么?现代父母是什么?现代父母该干啥?父母是什么?父母是什么?父母是温暖的天使,伴随孩子快乐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