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综合测试(二)文综

高三综合测试(二)文综

ID:19261497

大小:37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21

高三综合测试(二)文综_第1页
高三综合测试(二)文综_第2页
高三综合测试(二)文综_第3页
高三综合测试(二)文综_第4页
高三综合测试(二)文综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综合测试(二)文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三综合测试(二)文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共,共41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读右图,某海轮于6月22日由A点出发,经B、C、D三处,当年8月1日返回原地。回答1-2题。1.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航行中一直逆水顺风B.就海水的温度而言,B>C>D>AC.由B到C航行中,昼夜更替周期小于l个太阳日D.从C到D途中,发现沿岸植被由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热带雨林过渡2.B处附近陆地上分布有热带雨林,下列选项中与其形成无关的是()A.地形B.东南信风C.洋流D.季风环流3.右图为某地地层示意。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A.天然气水石油B.水石油天然气C.石油天然气水D.天然气石油水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右图回答下面4~5题。4.若右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A.a为海洋

3、b为陆地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学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学5.若右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6.如果美国东海岸有一艘油轮不幸沉没,下列渔场可能受污染的是()A.舟山渔场B.北海道渔场C.秘鲁附近渔场D.北海渔场7.黄河流域出现淡水危机的原因

4、有①黄河流域淡水危机只是自然环境的影响②黄河流域春旱严重,夏季暴雨,秋冬干旱,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③黄河流域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剧增,水体污染严重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淡水利用受到影响.浪费严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读“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及其某日气温垂直变化图”,完成8-9题。8.阿尔卑斯山南坡的雪线明显高于北坡,主要原因是()A.南坡降水多B.南坡降水少C.南坡气温高D.南坡气温低9.图中箭头方向代表气流运动方向,e地的气温明显高于a地,

5、主要原因是()A.e地受气旋影响B.e地受反气旋影响C.e地处于迎风坡D.e地处于背风坡读右图,回答10-11题10.若右图所示曲线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a、b、c三处岩石年龄关系为a=c>d,下列说法可信的是()①剖面处是背斜构造②剖面处是向斜构造③一般中午时d处气压略高于a处④深夜c处常吹山风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若右图示曲线为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点是d点②若有一小溪,其流向是b流向d③b、d的相对高度大于a、b的相对高度④b

6、、d处于山脊上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2.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A.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D.家父长权力益趋巩固13.“省”这一行政建制在中国古代各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隋唐的三省又称“计相”,总管国家财政B.宋朝的三省长官权力进一步加大C.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D

7、.明朝以内阁取代中书省的职能14.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15.1851年和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化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模式改造中国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

8、清朝,最后被其绞杀D.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16.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17.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