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ID:19267528

大小:24.7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30

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_第1页
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_第2页
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_第3页
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_第4页
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篇一: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

2、制度与具体制度,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当具体制度和体制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如果不适时地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会丧失掉。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3、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然后逐渐成为兴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我说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发展中国,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种

4、高度的理论概括。  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不光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按照GDP来算,中国在世界上占第四位。有人说很快会赶上德国。按照PPP(购买力评价),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二,因为世界上的购买力评价大概是55万亿美元,中国大概5万多亿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经济上的比重大大增加。现在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000多亿,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之所以有这个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  30年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

5、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我们就停止下来。所以这样的话,我们从改革过程当中,这条特点也是很突出的。当然,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要突破,要加快步伐。当然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大跃进".在生产发展同时要实事求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另外还要照应生产力发展.这样我国就可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迅速发展  篇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6、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讲独立自主的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上层建筑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3.  方式,社

7、会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及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第二,阐明了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