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 到底管什么

“知识管理” 到底管什么

ID:19293664

大小:4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30

“知识管理” 到底管什么_第1页
“知识管理” 到底管什么_第2页
“知识管理” 到底管什么_第3页
“知识管理” 到底管什么_第4页
“知识管理” 到底管什么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识管理” 到底管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知识管理”到底管什么2006-9-13  来源:《企业管理》  笔者认为,对于像“知识管理”这样的新兴学科,试图给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定义是很难的。其实,更应该把“什么是知识管理”这个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较小的核心问题,进而各个击破。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知识管理”到底管理什么?  “知识管理”到底管什么  目前,“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热潮,但由于“知识管理”还是一种新兴事物,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到目前一直还没有统一。  很多研究“知识管理”的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比如,以瑞典的卡尔·斯威比为代表的“智力资产”学说是从资本运营和

2、会计核算的角度出发,研究知识作为“资本”,应该如何测量;以日本的野中郁次郎为代表的“知识创新”学说重点研究知识创造和创新;以约翰-席勒-布朗为代表的“实践社区”学说侧重研究通过人际交流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很多学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研究工作,对“知识管理”提出了各种互不相同的定义。比如美国德尔福集团(DelphiGroup)创始人之一卡尔·弗拉保罗提出的被广泛引用的定义:“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卡尔·斯威比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艺术。”道化学公司的全球主管Gordon

3、Petrash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送给正确的人,使他们能做出更好的决策。”这些定义虽然有助于我们的理解,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混淆,甚至是误解。  笔者认为,对于像“知识管理”这样的新兴学科,试图给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定义是很难的。其实,更应该把“什么是知识管理”这个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较小的核心问题,进而各个击破。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知识管理”到底管理什么?  “知识”能够被管理吗  “知识管理”到底管理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也许你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知识管理,管理的当然是知识呗!”那么,什么是“知识”呢?“知识”能够被“管理”

4、吗?对此,很多知识管理专家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不论是信息还是知识,都是人脑中的产物,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和认识,因此都只能存在与人脑之中。早在1928年,信息论先驱,美国学者哈特莱(Haltley)就提出了信息和消息在概念上的差异。他认为,消息是代码、符号、序列,它只是信息的载体而不是内容本身,信息是载荷于消息之上的。同样,对于知识,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Polanyi)早在1958年就指出:“人类的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的知识在本质上都是隐喻性的。”并由此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显性知识”是指以文字、

5、图像、符号表达,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可供人们交流的结构化知识,如事实、自然原理和科学知识等。“隐性知识”是指很难用语言、文字表述,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显性知识”并不是知识本身,而只是知识的载体,人们接收这种知识载体后,并不能直接获得知识,而是在大脑中重新生成知识。至于这种重新生成的知识与传递者所希望传递的知识之间的吻合性,则完全因人而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显性知识”与蕴藏在其中的知识本身混为一谈。这是值得注意的。  大量知识管理学者对“知识可以被(计算机)管理”的观点进行了严厉批判,并认为“知识管理”这一术语对这一误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因而尽量避免使用这一术语,而以其他名词如“知识创造”、“知识分享”等来代替。如野中郁次郎就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知识管理”这一术语的反对:当年,知识管理先驱施乐公司为了促进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特地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商学院赞助设立了“施乐知识管理学教授”职位,邀请野中郁次郎担任第一任教授,但野中郁次郎拒绝“知识管理学教授”这一称谓,要求改为“知识创新学教授”。最终,作为双方妥协的结果,该职位名称变成了“施乐知识学教授”。  最近,著名知识管理专业网站KNOW网络对“知识管理这一术语是否恰当”这一问题进行了网络调查,结果,45%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用另一个更恰当的术语来代替

7、“知识管理”,比如“知识分享”、“知识创造”;25%的被调查者表示在使用“知识管理”这一术语时应该增加更详细的限定词;只有30%的被调查者希望保留这个术语,仅仅因为它已经被工业界和学术界广泛接受。  “知识管理”的真实管理对象  既然“知识”本身并不能被管理,那么,我们所说的“知识管理”所管理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呢?通过对从事“知识管理”研究的各个学者对“知识管理”的不同定义以及大量实际工作者在“知识管理”领域内的实践活动的总结,笔者发现,“知识管理”主要包括: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对知识活动的管理以及对知识员工的管理。  目前大量IT厂商所鼓吹的,及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