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期末论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期末论文

ID:19311736

大小:242.9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30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期末论文_第1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期末论文_第2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期末论文_第3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期末论文_第4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期末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期末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7期末论文浅谈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方式班级:2009级城市规划01班姓名:朱启斌学号:20094433摘要: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其中历史建筑作为历史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好好进行研究的。本文将在对历史建筑及其保护意义进行简介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来探讨历史建筑的一些保护与利用方式。最后,将对各种方式作出简要的优劣评价。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方式,简要评价引言:当下城市化进程飞速进行,社会高速发展着,在城市的开发与再开发建设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

2、很多历史文化遗存,一旦被破坏了,就无法再恢复了。所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各个种类的历史文化遗存中,历史建筑的保护是首当其冲的。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历史建筑的保护研究都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一个阶段。只有通过这些成熟而有效的保护手段将历史建筑保护好,才能使得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美好。一,历史建筑和保护的重要性及意义简介:1,历史建筑:具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反应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历史建筑主要包括军事建筑、宫殿、宗教或祭祀和园林建筑等。2,保护的重要性及意义:历史7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等)都是城

3、市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忆,同时也是一种不同再生的城市建设发展资源,它能塑造出城市自身独有的特色。所以对于它的保护是城市永续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生存下去的心理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和环境整体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在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秉承三大原则——原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永续性原则。二,保护与利用方式:1,保持原有用途1,1绝大多数的宗教建筑、办公行政建筑和古典园林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保护。由于悠久的历史和相关的宗教典故等,使得它们比新建的许多同类建筑更具有吸引力。1,2案例:北京颐和园。颐和园(Summer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

4、园,前身为清漪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2,改变原有用途2,1博物馆2,1,1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建筑状况规模可大可小,老建筑如民宅或宫殿等,都可以被改为博物馆、美术馆等各类博物展馆。这种方式比较常见,也是将历史建筑的效益发挥得较好的一种方式。2,1,2案例:毕加索美术馆。毕加索美术馆(MuseedePicasso)建立于1985年,馆内藏有毕加索绘画203件,雕刻作品158件,陶瓷器88件,素描1500件,版画1600件。此外还藏有毕加索的亲笔原稿及其他

5、的一些收藏。毕加索美术馆位于巴黎的玛黑区,这座四层楼的豪华建筑物原是盐税征收官员彼得•奥贝得的宅邸,建成于1659年,当时称“盐馆”。72,2图书馆等文化设施2,2,1欧洲有大量的历史城市中的学校、图书馆和政府办公楼都是利用古建筑改建而成的,如法国的图卢兹市政府,我国的有北京图书馆等。2,2,2案例: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是一个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建于1952年7月,原址位于南京西路325号,后搬迁至淮海中路1555号。前身是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3旅游、创新产业等设施2,3,1对保护等级较低的文物,可作为旅馆、餐馆、公园及开放的

6、游览景点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发展出了创新产业的模式包含在其中。如成都的东区音乐公园等。2,3,2案例:英国萨福克城中的麦芽糖作坊,由于麦芽糖生产工艺的提升,所以导致了这些老式的麦芽糖作坊的衰败。而英国萨福克城中的麦芽糖作坊现在则改造成了音乐厅等公共文化娱乐建筑。73,作为城市景观标志3,1有些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建筑,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或不宜继续保持原有用途,但它却代表了城市发展历史中重要的阶段或事件,代表了某一段时期的建筑艺术或技术的成就。对这类文物应该维持其既有状况,保留作为城市的景观标志,以时刻让人们感受到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也

7、可作为纪念、凭吊、观光的场所。这种方式可视为一种冻结式的保护方式。3,2案例: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该教堂位于柏林市市中心,19世纪末由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组织建造。是柏林仅存的二战遗迹之一。4,异地保护:主要是指将文物建筑搬到其他地方,以腾出城市空间进行开发的方式,其主旨时候为了在解决建筑文物保护的同时,又为城市开发提供了足够的足够的空间。历史上比较成功的案例是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流域的建筑保护。但是其实际上是一种很失败的保护方式,在我国导致了诸多的社会争论。5,原址重建:主要是指为了城市开发,将历史建筑先进行所谓的“维修性

8、拆除”,然后待城市开发完成的时候,再在原来的地块上,重新按照原来模样,将历史建筑重建。三,对保护与利用方式的简要评价:1,保持原有用途是最有利于文物建筑保护的利用方式。既节省了对于历史建筑资源利用的开发经费,也能使得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