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ID:19312704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8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_第1页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_第2页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_第3页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_第4页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本科必修课程《古代文学》教案“隋唐文学第五讲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禅’”授课教师:贾知洵学校:河北北方学院学科: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课程:古代文学适用对象:本科生5教学题目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禅”选用教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ISBN:978-7-04-016480-0参考书目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8月,ISBN:978-7-10-101623-9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ISBN:978-7-30-103760-7[美]宇文所安.盛唐诗,三

2、联书店2004年12月,ISBN:978-7-10-802166-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ISBN:978-7-30-100372-5课程类型本科生必修课教学背景1.知识特点:授课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刚刚步入二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已经学习过半个学期的古代文学,但是对古代文学所蕴涵的文化精神的理解还不够深入。2.思维特点:许多学生思维活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但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对事物的认知常常停留于表面现象。大学教学应引导学生如何独立、深入地思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王维山水诗歌“诗中有禅”的艺术特点。2.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

3、托等艺术技巧。3.揣摩、感悟诗歌语言的运用。4.领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诗歌的鉴赏能力,并从中领悟诗人的艺术风格。素质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感悟人文经典的文化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诗歌中所蕴涵的禅意。难点:领悟诗人通过诗歌所透晓的人生哲思。教学方法1.文本细读法:以具体文本为例,以细读为主,讲、诵结合。2.研究讨论法:启发学生讨论,由具体案例延展到诗人其他诗歌作品,并对其艺术风格进行讨论归纳。最后,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针对性总结。教学用具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课件5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备注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禅”课堂导入(1分钟

4、)王维(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字摩诘。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人中的杰出代表。禅宗自唐代兴盛以来,很多诗人受到禅宗的影响,王维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他的很多诗歌都呈现出一个色彩明丽、幽深静谧的清远世界,而又传达出诗人对于禅宗追求的永恒的空寂的体悟,具有显著的“诗中有禅”的艺术风格。板书:本讲题目板书:名、字、生卒年课堂教学内容(一)理论概括(4.5分钟)诗歌与禅学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属宗教,它们的归趣显然是不同的。但是,诗和禅又都需要敏锐深微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追求言外之意。这就又使它们有了相互影响。诗与禅之间的影响,其实主要是禅

5、对诗的单向渗透。诗赋予禅的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表现出的对宇宙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王维作为一个熟谙禅学的佛教徒,禅学必然对他的世界观、他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明胡应麟《诗薮》对诗与禅的“同”与“异”的理解,有助于理解禅对诗的渗透。禅宗对王维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本体论对王维思想的启迪。禅宗(南宗)认为,世界的最高本体,乃是自我的心性。“万法尽在自心”(《坛经·般若品》),“一切法自性本空”(《大般若经》),进而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古尊宿语录》)。所以禅宗

6、宣扬“我心即佛”、“我心即山河大地”,世间万物、日月星辰、山川流水、一草一木……一切都是我心幻化,都与我心相通。禅宗又以“无念为宗”(《六祖法宝坛经》),追求一种心空的境界。心空,则无欲、无执、大休、大息,正所谓“心不孤起,托境方生;境不自生,由心故现。心空即境谢,境灭即心空,未有无境之心,曾无无心之境。”让学生从事物“本质”和“表现”两个层面来理解禅宗对诗人的影响。5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禅”(《禅源诸诠集》卷二)所以,认识大千世界,就是认识本心;而认识本心,就是观照世间万物。这就产生了“梵我同一”的思维方式。人与客观世界、与自然境界之间完全没有隔阂,是同一的、交融的——

7、这种思维方法,对王维山水诗中的心与境、形与意的和谐交融,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次,方法论对王维思想的启迪。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禅宗(南宗)又讲究顿悟本心,明心见性。逍遥无为,放任自适,徜徉于山水之间,无拘无束,悠然自得。只要在一草一木一石之间得到启发,便可以“顿悟本心”。强调可以随处悟道,随意悟道。而一旦明心见性,认识到自我心性的空寂清净,一尘不染,就会达到物我两忘,无生无灭,便可顿悟成佛。这种修禅悟道的方式,对于王维走向清幽寂静的山水,去观照自然,发现自我,显然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禅宗本体论和方法论在王维诗中所体现的禅意,集中地表现为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