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休妻制度

中国古代的休妻制度

ID:19312981

大小:31.7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30

中国古代的休妻制度_第1页
中国古代的休妻制度_第2页
中国古代的休妻制度_第3页
中国古代的休妻制度_第4页
中国古代的休妻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休妻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的休妻制度  篇一: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婚姻作为组建社会基本单位的途径,其出现是人类社会从原始、杂乱、不稳定的两性关系向文明、有序、相对稳定的两性关系转变的需要,而婚姻的相关制度规定则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要求和特点。  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贯穿了儒家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是宗法制度下的包办婚姻,在以维护夫权为中心的婚姻关系中,男女双方地位极不平等。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的雏形发源于西周,西周时确立的关于婚姻制度的基本内容:婚姻的原则、婚姻缔结和解除的程序和要求、婚姻的禁忌规

2、定等均为后世所沿袭,并随着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不断丰富、变化。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婚姻的基本原则:一夫一妻多妾制和男尊女卑制。我国古代形式上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对于贵族官僚来说是可以合法纳妾的,也就形成了事实上的一夫一妻多妾制;此外,以三纲五常、夫权至上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要求女子以丈夫为中心,妻子附属于丈夫,没有独立的人格,在婚姻中处于从属地位,男女关系极不平等,实行男尊女卑制。  二、婚姻的缔结:1、中国古代婚姻的主婚权在父母,子女无婚姻自主权,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

3、之言”。未经父母同意并主婚,不通过媒妁充当婚姻媒介的婚姻属于无效婚姻和违法行为。尤其秦代,更是加强对婚姻关系的行政管理控制,婚姻的缔结或解除均须经官府登记备案,否则不受法律保护,且要追究法律责任。2、婚姻的  聘娶需要履行“六礼”程序,即纳采(男方家长委托媒妁携带礼品向女方提亲)、问名(询问女方姓氏、生辰等信息并在男方宗庙卜问婚配吉凶)、纳吉(卜得吉兆后通告女方家)、纳征(向女方家送交聘财正式订婚)、请期(双方家长商定婚期)及亲迎(男方于成亲日前往女家迎娶妻子),上述程序作为婚姻成立的法定形式,

4、成为我国盛行几千年的主要结婚方式。  三、婚姻的限制:1、同姓不婚,我国自西周时实行同姓不婚,一方面是人们在长期的种族繁衍过程中总结的朴素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政治上附远厚别的需要。2、良贱不婚,这是基于社会地位、等级提出的婚姻禁忌规定,古代贱民是指奴婢、杂户,乐工等从事低贱职业的人,贱民是不被允许与良户通婚的,唯一的例外是在元朝。  3、哀丧不婚,这是基于,如为父母守丧期间不得结婚。4、监临官不得娶所监临女为妻妾,即地方官吏不能在管区内与当地民户结亲。5、不得娶逃亡妇女、逃婚女。  四、婚姻的

5、解除:中国古代实行专权离婚主义,即丈夫在婚姻的解除方面享有绝对的主动权和控制权,而妻子本人的离婚权受到严格的限制甚至剥夺。离婚形式主要有:休妻、和离和义绝。1、休妻,婚姻的解除完全掌握在男方家长及丈夫手中,遵循“七出三不去”的规定。七出丈夫休妻的七项合法理由,指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妻子有上述七项行为之一项者,夫家即有权将其休弃。在此基础上,又规定了三种例外情况作为对七出的限制,即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及“前贫贱后富贵”。2、  和离,即夫妻双方协议离婚

6、,唐律允许夫妻双方可自愿离婚,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不坐”、“若夫妻不相安谐,谓彼此情不相得,两愿离者,不坐”。3、义绝,是强制离婚的法定要件,指夫妻恩义已绝,夫妻关系无继续存在的基础,故依法必须强制离异,否则会对双方家庭带来更大的影响。根据唐律解释,义绝主要包括八种情况:一是夫殴打妻之祖父母、父母,二是夫杀妻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三是夫妻双方的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之间自相杀,四是妻殴夫之祖父母、父母,五是妻杀伤夫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

7、姊妹,六是妻与夫之缌麻以上亲属通奸,七是夫与妻母奸,八是妻欲谋害丈夫。  综上,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以封建伦理道德为指导原则,以维护夫权至上为中心,女方在婚姻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是一种不平等、无自由的婚姻制度,体现了封建社会男子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处于统治地位的现实。  篇二:论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论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摘要]自古以来,婚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是每个人的终身大事,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宗法制度下的包办和买卖婚姻,婚姻是男女双方家族的事情,婚姻的成立和解除由家

8、长决定;在这种男子为中心的宗亲制度下,夫妻的关系是极不平等的,本文通过分析古代婚姻的成立要件和离婚制度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关键词]古代婚姻;封建礼法;婚姻条件  婚姻两字,古代写作“昏因”,“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嫁,谓女适夫家;娶谓男往娶女。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合好之际,谓之婚姻”,这些都是古人对婚姻的解注。  时间暂时回到XX年,最高人民法院于8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此次公布随即引发的人们的极大关注和争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