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ID:19313195

大小:31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30

关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关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关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关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关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端调研贯彻群众路线③建设国家稳固可靠优质大粮仓——关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调查与思考调查人:吉炳轩(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1日 15版)2010年9月19日,吉炳轩在农垦北安管理局调研秋收情况。    黑龙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为国家提供了占全国七分之一的商品粮,被誉为“中华大粮仓”。这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态资源、科技资源以及农垦和森工两大企业,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8年以来,着眼于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推动经济社

2、会更好更快发展、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立足省情实际,发挥资源优势,提出并实施了以水利化、科技化、农机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战略。经过三年多来的实践探索,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蓬蓬勃勃发展之势。    2008年4月,我到黑龙江任省委书记。上任之初就集中精力开展调查研究,走垦区、下林区、进工厂、入矿山,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省各地,认清了省情特点,找准了发展优势,理清了发展思路,特别是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3、专门部署、专项推进,经过三年来的实践探索、总结完善,目前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思路已经十分清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水利化——现代化大农业的基础工程,只有做好水资源利用这篇大文章,才能提高农业抗旱除涝能力,确保粮食高产稳产    黑龙江水利资源丰富,有河流1918条、大小湖泊640多个,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10亿立方米,人均水量2160立方米。我在实地考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大江大河时发现,虽然这里水利资源丰富,但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只能望水兴叹,任凭那些大江大河白白流过。因

4、此,我提出要做好水资源利用这篇大文章,特别是要大搞水利设施、搞大水利设施,以大水利建设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三年来,全省累计投资350多亿元,开工建设了东部三江平原14个大型灌区和西部松嫩平原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等一大批水利工程。特别是紧紧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大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续建重点水利项目148项,为粮食持续增产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000亿斤,成为全国第二个超千亿斤的产粮大省。我曾做过这样一个测算,黑龙江有2亿亩耕地,通过大规模水利建设,可以发展5000万亩优质

5、稻田,实现5000万亩玉米灌溉。目前5000万亩水稻平均亩产1000斤是有把握的,5000万亩玉米灌溉田平均亩产1000斤也是肯定的,仅水稻和玉米就能达到各500亿斤以上的产能,在1亿亩耕地上就可以将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下来。另外还有1亿亩耕地,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来调整粮食作物种植,在正常年景下,生产500亿斤粮食是可能的。也就是说,黑龙江粮食产能在今后五年内达到1500亿斤是大有希望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将抓住国家重视发展水利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十二五”期末粮食总产量达到1500亿斤的奋斗目标,加快建设一大批农田

6、水利工程,尽快建成一批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为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科技化——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支撑,只有大面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才能巩固提高粮食产能,大幅度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黑龙江农业科技力量较强,现有农业大学2所、涉农高职院校10所、农业中等专业学校8所,农业科研院所37个,农业科技推广人员2.7万人,初步形成了以种植、林业、养殖、食品加工、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重点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粮食持续增产丰收提供了科技支撑。我在深入绥化、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市及垦区调研时了解到,在粮食

7、总产量持续大幅提高的同时,各地粮食产量高低不一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有的水稻亩产1700多斤,而有的只有800来斤;有的玉米亩产高达2000斤,而有的只有近900斤;有的大豆亩产可达600斤以上,而有的只有100来斤。这里除了水利、气候等因素影响外,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我提出要努力提高全省农业科技化水平,在广袤肥沃的田野上全面实现科学化种植和管理,并要求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大力推广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栽培,向良种良法要产量,向科学技术要效益。2010年,

8、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9.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粮食作物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我在肇东市五里明镇看到,这里综合采取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玉米亩产达到了2000斤以上,成为全国闻名的玉米吨粮田示范区。我在甘南县兴十四村调研时发现,这里在马铃薯种植上采用良种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