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ID:19315604

大小:4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01

公共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公共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公共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公共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公共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公共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公共组织行为学概论公共组织:公共组织是以社会公共事物为管理对象,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公共组织以管理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通过行驶公共权利来管理公共事物并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花费公共财政,推动公共伦理,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不以赢利为目的。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质设备。2:精神要素:目标、机构设置、权责体系、组织文化。公共组织的特点:1:公共组织以管理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2:不以赢利为目的3:公共组织通过行驶公共权利管理公共事物4:公共组织的

2、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并受到高度监督5:公共组织的政治性倾向及其行为的强制性和权威性6:公共组织的目标不易计量及其责任的多元化公共组织的思想基础:1: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2:以法约尔为代表的行政组织理论(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以韦伯为代表的行政性组织理论(又称为官僚主义,三种社会权力:传统权力、魅力权力、法定权力)4: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5:以巴斯德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6:以卡斯特、罗森茨威克为代表的系统分析组织理论7:以莫尔斯、洛西为代表的权变理论8:詹姆斯?布坎南所创建的公共选择理论9:戴维?奥斯本和特

3、德?盖布勒提出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第二章:个体行为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学习论(俄国的巴甫洛夫学说)2:桑代克的试误说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霍夫斯泰德文化理论:四个重要的维度:个体注意与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化和女性化第三章:知觉与个体行为知觉:是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知觉特点: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社会知觉:含义:社会知觉是人或人际的知觉,它包括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知觉,也包括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体、群体对群体的,以及对个人间关系和群体间关系的知觉。社会知觉的伦理观点:归因理

4、论。凯利对个人行为的解释可以归结为三个因素:行为者自身、(内部归因)行为所指对象、行为发生的情景。(外部归因)归因三原则:普遍性、差异性、一惯性原则成败归因: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提出的。成败归因四要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知觉偏见及其解决思路:社会知觉偏见的表现形式:1: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在理解他人行为时高估他人的内在因素,而低估了外部环境因素的现象。代表人物:罗斯2:行动者和观察者的差别: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因素,行动者高估情景因素的作用。代表人物:尼斯本特3:自我服务偏见:是指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内在因素,而将自己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现象。4:晕轮效应:又称为光环

5、效应。是指知觉主体对知觉客体有了整体印象后,影响到对知觉客体其他方面的评价。代表人物:笛恩、阿伦森5:投射作用:是指假设他人与自己相同,以此进行归因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6:刻板映象:是指在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物时,基于这个人或这件事的群体或类型来进行判断。7:对比效应:是指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物时,受到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或事物的影响,导致对这个人或这件事物的评价发生歪曲,做出不客观的评价。减少社会知觉偏见影响的思路:1:关注他人反应2:反思自己3:注意事物发生时的非突出因素怎样减少个体决策的偏差:1:换位思考2:减少判断偏差3:考虑局外人观点4:理解别人偏差第四章:动机与

6、个体行为动机:是个体因目标的或对象的引导而产生的激发行动强度,确定和调节行动方向以及维持或放弃行动过程的一种内部心里过程。动机的三个关键特征:1:动力性:即动机激发、维持、调节和支配行动的强度2:方向性:即行为方向或渠道是什么3:坚持性:即行为可以持续多长时间动机与工作场所行为:工作满意度、组织承偌、(三维度模型)工作投入、动机与工作场所的联系。动机的管理与改善:应用最广泛的是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强调员工参与对目标的设置工作,这些目标是明确的、可检测的和可测量的。目标管理中的共同成分:目标的具体性、参与决策、明确的时间限定、绩效反馈。其他管理和改善员工动机的方法:

7、员工认可方案、员工卷入方案、浮动工资方案。在工作场所管理和改善个体动机的方法的原则:1:认清个体差异2:运用目标和反馈3:让个体参与影响到他们的决策4:奖励和绩效挂钩5:核查体制是否公平第五章:性格与个体行为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性格的特征:一:静态特征:对现实态度的特征、性格的认识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二:动态特征:1:人是可塑的2:性格的不同特征在不同场合汪汪表现的侧面不同性格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从工作要求角度来看,一定要把工作与性格进行匹配,这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核心准则。其次:由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