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探讨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探讨

ID:19336052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1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探讨_第1页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探讨_第2页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探讨_第3页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探讨_第4页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探讨  新媒体信息传播时代,以互联网、手_机、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对文化信息传播乃至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已达3.84亿,手机网民也高达2.33亿;青少年板块占到网民的60.4%。新媒体更是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因而,新媒体早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原有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观念模式,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的构建。  一、新媒体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

2、、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种类很多,主要有博客,播客,维客、搜索引擎(如Baidu、Google)、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报纸,手机广播电视、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简易聚合、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网络杂志,网络广播、移动电视等。其中,有些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些是新的媒体硬件、新的媒体软件和新的信息服务方式。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信息传播极强的互动性  互动性是新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最鲜明的特点所在。在传统媒体条件下,通常

3、存在着某一类强势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导,传播主体是一元的,传播模式是单向的,是一种“我说你听”的传播:而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是以网状模式进行的多对多的互动传播,信息的交流是双向的。  (二)参与个体和传播内容的虚拟性  虚拟性主要表现为交流双方身份的虚拟性和传播内容的虚拟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交流双方的身份通常会被“符号化”,传统媒体条件下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被这种虚拟性的人际交流所取代。另外,在新媒体条件下,信息发布者可以借助于各种工具软件,对各种影像、图片、文本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其所要发布的信息,或是凭空“创造”出各种虚拟信息。  (三)信息传播的即时、共享及无屏蔽性  在新媒

4、体条件下,信息传播在时间、内容和方式方面都体现出了很强的即时性,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人们能够利用新媒体,很容易地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现代信息的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在时间、空间和速度上的局限,信息传播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元,开放性进一步加强。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价值取向是介于价值观念和行为之间的中间环节,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判断均需通过价值取向才能在实践中实现。就大学生而言,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和行为选择。新媒体的日益兴盛,已经彻底改变了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环境,取而代之的以互联网和手机为物质基础的网络文化。由于提供了全球丰富的文化信

5、息及互动交流的方式,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个体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双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多元化,易受多方面冲击和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多方面的>中击和挑战,新旧观念交替、冲突,一些原来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变得陈旧,在实践中屡屡受挫;而另一些原来难以被人们所接受的、甚至是被普遍否认的价值观念却被冠以“新”、“合时宜”等名而登台亮相,并开始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网络的出现,促使了“地球村”的形成,鼠标轻轻地一点就可以浏览全球,视频聊天更可以结识天下朋友。由于网络的存在而距离变得不再遥远。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

6、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其中不乏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等,这些纷繁芜杂的价值理念、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标准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中击,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而且,由于网络起源于西方,其价值指向受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加之西方国家也千方百计地试图通过网络给中国青年灌输其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故而进一步地促进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二)道德判断力削弱,价值取向紊乱  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开放性等特点,各种有害的信息混杂于网络,其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要求存在差别,这大大加剧了大学生确定其价值取向的难度,很容易使之产生价值取向的困惑。在网上,大学生清楚

7、地感到自我的存在,感到自己能够控制许多事物,从而造成虚拟和现实的分离,也造成了他们价值取向的现实与虚拟的分离,道德判断力削弱。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模糊起来,原来支持自身价值观念的社会本位价值失去了昔日的权威。个体开始对自身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社会价值观念也难以保持统一,以致于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进而造成道德评价失范、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最终必然导致大学生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  (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