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

肥西县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

ID:1934033

大小:4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3

肥西县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_第1页
肥西县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_第2页
肥西县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_第3页
肥西县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_第4页
肥西县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肥西县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肥西县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再讨论稿)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推动高中新课程实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过程指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符合我县实际的、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的评价体系,结合近年来我县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经验,特制定本方案。一、评价基本原则(一)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二)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相统一、整体评价与部分评价相对应的原则;(三)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四)坚持通过科学的评价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强化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的意识,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立足校情

2、、走特色办学之路,引导学校积极参与竞争,奋发有为的原则。二、总指标与权重(一)教学质量(0.5)(二)教育教学管理(0.5)三、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与权重(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0.15)(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0.12)(三)课程改革(0.1)(四)校园文化建设(0.1)(五)常规管理(0.1)(六)教学管理(0.21)(七)教研教改(0.16)(八)学校教师获奖(0.06)   根据以上各项积分之和算出各校管理评价初始得分,得分最高者以百分计,按比例将以上各校得分转换为各校管理评价最后得分。四、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与权重(一)高考评价(0.5)(二)学

3、业水平测试评价(0.4)(三)学科竞赛及学生特长活动评价(0.1)五、评价范围、对象及方法(一)评价范围和对象  我县各级各类普通高中学校,本方案的统计对象为当年登记在册并具有正常学籍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是对这一届学生三年来的综合评估。(二)评价前提  各校都应当坚持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坚持规范的中小学办学行为,大力加强新课程改革与管理。(三)数据来源  中考成绩及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数据由教研室提供,高考成绩由大招办提供,各类学科竞赛和学生特长获奖情况由学校提供原始获奖通知文件、证书和汇总统计表,并由教研室审核认定。(四)评价办法  评价分为高考评价、学业

4、水平测试评价、学科竞赛及学生特长活动评价和高中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为为教学质量评价,各部分所占的比例为5:4:1。高考评价、学业水平测试评价、学科竞赛及学生特长活动评价分值都换算成百分制,再按照上述比例合成,得到教学质量评价部分的得分。各校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由县教育局中教室根据专项检查结果实施赋分。(五)评价实施 由中教室负责根据《肥西县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进行评价。六、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高考评价指标体系1、评价指标及权重(1)、基本目标:权重为0.2(2)、学科位次:权重为0.4(3)、本科达标数:权重为0.42、评价标准与

5、方法   以高一入学时中考原始成绩和当年高考应届生的原始成绩为依据,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按指标权重,合计学校总分,对各校高考进行总体评价。学校集体的总分为基本指标、学科位次、本科达标数、加分因素的总和。(1)、基本目标(基本分20分)   以该校上一学年县招办公布的本科达线人数为基数,当年本科达线人数达上一年达线数的实现目标,得基本分。人数超出或减少则在基本分上加或减分,每增加或减少一人,则增加或减少0.5分,增加或减少的分值不超过10分。如某校无人达上本科线则该项得得其他学校平均得分。(2)、学科位次(基本分40)A、以高一入学的中考

6、成绩为依据,算出各科平均分,排出各科位次。以本届学生高考成绩为依据,算出各学科平均分,排各学科位次。位次保持,得该学科基本分,每进或退一位则加或减0.5分。单科平均分为三县第一名则加5分,县内完中单科平均分跃居全县第一名加5分,不重复计分。文、理科分开评比,理综以中考理、化与高考理综比较,文综以中考政、史与高考文综比较。B、计算省、市级示范高中及一般高中的报考率。报考率分别低于98%、90%、85%的学校,在以上各科积分基础上分别按98%、90%、85%与报考率的差值折分。C、报考率为实际参加高考学生数与毕业生数之比。(3)、本科达标数(基本分40)根

7、据当年本科达线人数的1.2倍,切出入学时达到此数的预测达线分,以各校预测达线分以上的80%的学生数为应达本科目标数,达到目标的得基本分。每增加或减少一个百分点加或减1分,增加或减少的分值不超过20分。若某校当年入学无预测达线分以上的学生则该项得其他学校平均得分。(4)、加分因素A、每培养一名入学时在预测达线分以下的学生为本科生则加分,计分办法为:每低于1个20分段则每人加0.2分。B、每培养一名艺术本科生加0.5分,每培养一名体育本科生和“招飞生”加1分。以录取为准,并有相关的培养、训练计划,但不计入集体奖中第二1、3项。C、每培养一名合肥市高考前十名

8、的学生加2分,全省前十名的加5分,不重复计分。(5)、高考评价最后得分 根据以上各项积分之和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