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题(文科)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题(文科)

ID:19360232

大小:1.15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6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题(文科)_第1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题(文科)_第2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题(文科)_第3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题(文科)_第4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题(文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题(文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题(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答案是正确的)1、在中国,取名字是很讲究的一件事,也往往具有时代特色。下列名字中,体现了中国主流传统文化思想的名字是A、令计划B、谢霆锋C、任贤齐D、张艺谋2、2005年11月,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将下面两张清朝“万世师表”的拓片以人民币5000元的底价予以拍卖。对这两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清朝重视利用儒家学说来巩固统治B、统治者肯定孔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2、C、孔子的治国主张获得完全认同和施行D、清朝基本肯定汉族封建教育形式3、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B、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4、以下对韩非子法治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法治就是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反对任何特权B、实行法治的目的是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C

3、、法治主要是用刑律惩治各种罪错过失D、韩非子的法治与现在的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5、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A、主张民贵君轻B、维护统治秩序C、强调层层分封D、体现以德治民6、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①②④B、②③④C、

4、①③④D、①②③7、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董仲舒A、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B、认为君主施暴会受到惩罚C、主张民贵君轻D、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8、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可法“与扬州城共存亡”、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儒家什么思想内容A、礼B、孝C、节D、义高二历史期中试题(文科)第4页共4页9、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唐甄这种政治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是①封建制度日趋腐朽②商品经济发展③个性自由开始成为一

5、种社会风尚④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被推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捧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12、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

6、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缺乏西方的民主法治传统B、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萌芽状态C、中国文化专制政策的压制D、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与妥协性13、2011年9月29日将“天宫一号”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A、《史记》B、《汉书》C、《唐书》D、《清史稿》14、从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

7、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可以说明: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这是因为决定文字演变的因素有①古代帝王所创造②书写工具的影响和制约③交流传播的需要④必须固守传统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5、下图为上海世博会的徽标,有关该徽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体现了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②用中国的书法表达出世博会的精神③体现了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④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6、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

8、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思潮的变化C、社会上层的倡导D、传统文化的影响高二历史期中试题(文科)第4页共4页17、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18、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