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注塑模具的设计

开题报告---注塑模具的设计

ID:19435541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2

开题报告---注塑模具的设计_第1页
开题报告---注塑模具的设计_第2页
开题报告---注塑模具的设计_第3页
开题报告---注塑模具的设计_第4页
开题报告---注塑模具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注塑模具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1课题的目的熟练掌握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熟练掌握Pro/E软件的零件建模、整体装配和运动仿真的设计方法;熟练地应用AUTOCAD软件进行工程制图;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基本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设计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1.2课题的意义通过对注塑模具的设计可以培养和提高以下几方面能力:(1)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5)巩固和强

2、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2.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2.1国内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在注塑模CAD技术开发研究与应用方面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部分大中型企业先后引进了一些国外知名度较高的注塑模CAD系统。同时,某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也开始了注塑模CAD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工作,我国注塑模CAD/CAE/CAM研究始于07年代末,发展较为迅速多年来,我国对注塑模设计制造技术及其CAD的开发应用十分重视,在“八五”期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四川联合大学等单位联合进行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注塑模CAD/

3、CAE/CAM集成系统”,并于1996年通过鉴定,部分成果己投入实际应用,使我国的注塑模CAD/CAE/CAM研究和应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目前拥有自主版权的软件有,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塑料注塑模CAD/CAE/CAM系统HscZ0,郑州工业大学研制的2一MOLD分析软件等.这些软件正在一些模具企业中推广和使用,有待在试用中逐步完善。这些项目的成果对促进我国注塑模CAD技术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使我国注塑模CAD技术及应用水平很快提高。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模具制

4、造也逐渐向我国转移以及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采购趋向也十分明显。因此,放眼未来,5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的方向发展,模具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断缩短,模具生产朝着信息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批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的方向发展。2.2国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近二十多年间,国外注塑模CAD/CAE技术发展相当迅速。70年代许多研究者对一维流动进行了大量研究,由最初的CAD技术和CAM技术以图纸为媒介传递信息向C

5、AD/CAM一体化方向发展。80年代初开展三维流动与冷却分析并把研究扩展到保压分子取向以及翘曲预测等领域。80年代中期注塑模CAD/CAE进入实用阶段,出现了许多商品化注塑模CAD/CAE软件,比较著名的有:1.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MOLDFLOW系统;2.美国PTC公司的Pro/Engineer软件;3.美国UG公司的UGllUNIGRAPHICSl系统等等.这些先进软件的熟练掌握极大地促进了国外模具行业的发展。因此,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将朝着大型、精密、复杂与长寿命模具的方向发展。3.课题的主要工作一、

6、设计注塑模具(1)选择注射机型号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件的大小及生产批量。主要应考虑注射量、锁模力、注射压力、拉杆间距、最大、最小模具厚度、顶出形式顶出位置、顶出行程、开模距离等。(2)确定型腔数及其排列型腔数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制品的质量、投影面积、几何形状、制品精度、批量以及经济效益来确定,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等。(3)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形状一般为平面,有时由于塑件的结构形状较为特殊,需采用曲面分型面。分型面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影响塑件外观,尤其是对

7、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制品,更应注意分型面对外观的影响。2)有利于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3)有利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4)有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5)便于制品的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5(4)设计浇注系统浇注系统的设计包括主流道设计,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分流道的布置,浇口的形式及尺寸的确定,浇口位置的选择。(5)设计排气系统排气系统对确保制品成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排气方式有以下几种。1)利用排气槽。2)利用型芯、镶件、推杆等的配合间隙,利用分型面上的间隙。3)有时为了防止制品

8、在顶出时造成真空而变形,必须设进气装置。(6)设计冷却系统设计冷却系统时,既要考虑冷却效果及冷却的均匀性,又要考虑冷却系统对模具整体结构的影响。冷却系统的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冷却系统的排列方式及冷却系统的具体形式。2)冷却系统的具体位置及尺寸的确定。3)重点部位如动模型芯或镶件的冷却。4)侧滑块及侧型芯的冷却。5)冷却元件的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