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的临床诊断思路

蛋白尿的临床诊断思路

ID:19446699

大小:977.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0-02

蛋白尿的临床诊断思路_第1页
蛋白尿的临床诊断思路_第2页
蛋白尿的临床诊断思路_第3页
蛋白尿的临床诊断思路_第4页
蛋白尿的临床诊断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蛋白尿的临床诊断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蛋白尿的临床诊断思路海盐县中医院肾内科定义正常人尿液中仅含有微量蛋白尿,大约为每日排泄尿蛋白仅20-80mg,若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尿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称为蛋白尿。蛋白定性++++++蛋白量(g/L)0.51.03.0等价于++++5.0蛋白尿的临床意义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认识不同种类尿蛋白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我们对肾脏病进行初步的评估。在某些肾脏病早期,尿常规测定常为阴性,尿中蛋白质含量实际已有微量的增加。检测相关指标对肾脏及肾脏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肾小球滤过屏障尿蛋白分类1.生理性(功能性/

2、暂时性)定性≤(+)24hpro≤0.5g应激(运动、紧张、妊娠、发热)所致(1)功能性蛋白尿:(2)直立性蛋白尿:(3)摄入性蛋白尿:(4)偶然性蛋白尿:(5)老年性蛋白尿:(6)妊娠性蛋白尿:2.体位性(直立性)报多见于瘦高体型青少年直立时左肾静脉受压迫所致3.病理性诊断流程Ⅰ.分辨真性与假性蛋白尿假性蛋白尿常见于:混入精液或前列腺液、血液、脓液、炎症或肿瘤分泌物以及月经血、白带等,常规尿蛋白定性检查均可呈阳性反应,尿沉渣中可见多量红、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无管型,将尿离心沉淀或过滤后,蛋白定性检查会明显减少甚至转为阴性。尿液长时

3、间放置或冷却后,可析出盐类结晶,使尿呈白色混浊,易被误认为蛋白尿,但加热或加少许醋酸后能使混浊尿转清,以助区别。有些药物如利福平、山道年等从尿中排出时,可使尿色混浊类似蛋白尿,但蛋白尿定性反应呈阴性。淋巴尿:当淋巴尿含蛋白质较少时,不一定呈乳糜状。注:山道年商品名蛔蒿素、驱蛔素、驱蛔蒿。驱肠药,适用于驱除蛔虫,蛲虫。Ⅱ.判断蛋白尿是生理性或病理性功能性蛋白尿一般为暂时性的,尿蛋白量一般小于<1g/24h,蛋白尿以中分子白蛋白为主,发生在剧烈运动后或发热过程中,过度寒冷、高温作业、精神紧张等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等状态,原因去除后,蛋白尿即

4、可消失。1.生理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一般小于<1g/24h,可作夜间卧床后晨起前的尿液和站立行动4~6h后尿液的蛋白定性检查作比较,连续测定3天,如前者尿蛋白为阴性,而后者为阳性,则可确定为体位性蛋白尿;又称为胡桃夹现象,多见于瘦长体型的儿童及青少年。系由于左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夹角在直立位时压迫左肾静脉,使左肾静脉压力增高所致。运动后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后会出现蛋白尿。运动的剧烈程度是决定蛋白尿的主要因素,一般在运动停止后0.5h内出现尿蛋白量的最高峰。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所致的蛋白尿,特点是尿蛋白持续不消退

5、,或伴有血尿、浮肿、高血压等表现;也可呈单纯性蛋白尿,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2.病理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的发生机制肾小球电荷屏障和/或机械屏障受到破坏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近端肾小管蛋白质重吸收障碍血浆中小分子量蛋白质(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轻链)异常增多肾组织破坏髓袢升支及远曲小管起始部分泌的T-H糖蛋白增加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是临床最多见的类型,见于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损伤破坏了滤过膜的完整性;或由于滤过膜电荷屏障作用减弱而致。此类蛋白尿的特点一是蛋白量常较大,排出范围1~

6、30g/d;二是其成分以白蛋白为主,或是以白蛋白及比其分子量更大的蛋白为主。肾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proteinuria)肾小球毛细血管特点内皮有孔,孔上无隔膜;基膜完整;细胞膜带有负电荷滤过屏障(透射电镜)肾小球滤过膜对水和小分子溶质具有极高的通透性,蛋白不能通过。分子体积越大,通透性越小;分子携带阳离子越多,通透性越强。脏层上皮细胞对于维持肾小球屏障功能具有关键性作用。是由于肾小管对滤出蛋白的回吸收障碍所致。见于肾小管间质病变、肾盂肾炎、先天性肾小管病、低钾肾病等。此类蛋白尿的特点为尿蛋白总量通常较少,一般<1g/

7、d;且仅含少量白蛋白,并以低分子量的溶菌酶、β2-微球蛋白、轻链蛋白、维生素A结合蛋白等为主。肾小管性蛋白尿(tubularproteinuria)是由于血循环中某些较低分子量(<6~7万)的蛋白质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出,并超过肾小管再吸收能力而出现蛋白尿,此类蛋白尿早期并无肾本身病变。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有本-周蛋白)、严重挤压伤的肌红蛋白尿、骨髓瘤及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的溶菌酶尿等。此类蛋白尿的特点:①是有引起异常血浆蛋白血症的原发病;②是尿蛋白定性分析可检出特殊蛋白质;③是早期肾小球功能正常。溢出性蛋白尿(overflowp

8、roteinuria)指肾小管、下尿路分泌的蛋白或其它蛋白质所致的蛋白尿。如肾小管受炎症或药物刺激后分泌IgA或大分子的Tamn-Horsfall蛋白质,其是形成管型尿的基质,也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但量不多。黏蛋白是由于尿路感染所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