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一踩安全大脚印

踩一踩安全大脚印

ID:19449338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2

踩一踩安全大脚印_第1页
踩一踩安全大脚印_第2页
踩一踩安全大脚印_第3页
踩一踩安全大脚印_第4页
踩一踩安全大脚印_第5页
资源描述:

《踩一踩安全大脚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踩一踩安全大脚印——几起安全事故案例的启示□本刊记者 沈 利  事故猛于虎!特别是船舶安全事故,轻则损坏船舶贻误船期,造成经济损失;重则船毁人亡,不仅有可能造成严重海洋污染,还会给许许多多家庭带来失去亲人的不幸。如何杜绝船舶安全事故也就成为各航运公司苦苦思索的难题。于是,各种安全制度和管理体系相继健全,各种安全检查日趋严格,各种先进航海仪器不断投入使用,但触目惊心的船舶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无数专家潜心研究,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浮出水面:近80%的船舶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由于人的疏忽、失误,甚至漫不经心,一切安全体系成了摆设,一切安全检查成为虚设,再先进的仪器也发挥不了

2、作用,事故就这样接连不断发生了。这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对安全措施的落实程度,从而决定一系列的安全隐患的走向。下面,我们就通过对3个船舶案例的分析,看看人的因素对船舶安全的影响力,希望能给我们的安全工作带来有益的启示。  案例一  一、事故经过  ××轮第54航次,计划在鲅鱼圈装载12500吨卷钢到上海港卸。2003年2月13日该轮在鲅鱼圈第32泊位准备装货,按照公司和租船人双方签定的运输合同,租家负责提供垫料和绑扎。于是,船长根据绑扎要求,向租家提出所需的垫舱绑扎物料清单。开始装货前,租家的物料仍没有到位,在船长的一再坚持下,租家总算把姗姗来迟的撑垫物料送

3、上船。2月16日,该轮装完货启航驶往上海。  2月18日中午,该轮抵达长江口锚地抛锚等待进港。20日凌晨,海面开始起风,东北风6~7级,阵风8级,受涌浪影响,船出现横摇。船舶重心低,横摇幅度不断加大,单边最大达到15度左右。突然,当班二副听见货舱有撞击声,马上报告船长。船长上驾驶台后,判断货物发生移动,立即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备车、起锚、滞航。船长根据涌浪和风的方向,选择并保持最佳的航向,使船舶横摇幅度降至最低。随后,船长向公司报告了情况,公司海务对船上所采取的措施表示了赞同,并进一步加以具体指导,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当晚进港,防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二、事故原因  该轮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4、绑扎不当,导致货物移动。为了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其中深层的原因,现将整个过程细化分析。  装货前,在货主没有按船方要求提供绑扎物料时,船方没有通过向租家提出书面交涉的方式,要求租家务必提供必要的绑扎物料。结果租家仅仅提供了部分撑垫物料,而没有绑扎所需的钢丝,导致货物没有用钢丝进行绑扎加固。  装货时,船方没有按照《系固手册》的要求对货物进行绑扎加固。走进广远任何一艘船的船长房间,厚厚一大本《系固手册》总是摆在显眼处。而在该轮,这本手册成了真正的摆设。值得注意的是,在装前会上,大副并没有提到货物的绑扎加固问题及如何按照《系固手册》的要求加固货物。是疏忽?还是认为沿海运输、航程短,这根本就不值得一

5、提?安全的弦啊,时刻都松不得。  开航前,船长和大副没有按照ISM体系中的船舶操作维护手册有关的货物绑扎加固条例,对货物的绑扎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开航。这不禁要对我们体系的运转产生怀疑,我们的体系也是摆设吗?仅仅是应付内审或外审的吗?  航行途中,船上应该能及时收到最新的气象预报,对大风的到来进行预警,在大风浪中应及时检查货物的绑扎情况,及时按照ISM体系中的船舶操作维护手册有关的货物绑扎加固条例,对绑扎松动的货物进行重新绑扎。可惜他们什么也没有做,终于失去了最后的机会。货物移动了,猛烈的撞击声使船员如梦方醒。当班二副及时发现了险情,通知了船长。同时,船长也根据情况,及时果断地采

6、取了备车、起锚、滞航等一系列措施,事实证明这些措施有效地避免了事态的扩大。公司海务也对船舶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并以最快速度安排船舶进港。  三、事故启示  虽然这次事故由于及时控制住了局面,并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和影响,但其中的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不要求货主一定要提供必要的绑扎材料?为什么不按照《系固手册》对货物进行绑扎加固?为什么不在开航前按体系文件要求进行检查?为什么在遇到大风浪时不再检查加固?无数个为什么就是一个答案:因为不重视,丧失了警觉性。于是,安全体系和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成了一纸空文,得不到落实。假如重视了这些关键环节,险情也就不存在了。也许你会问,那为什么险情又及时得到了控制

7、呢?答案也简单,当时他们重视了。当班二副尽到了责任,没有放过一丁点蛛丝马迹,及时听到了异常的响声,报告了船长。船长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换而言之,他不得不重视了,于是采取了果断的措施。难道一定要到生死攸关的关头,我们才重视安全吗?亡羊补牢未必不好,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安全的一贯重视,认真按照公司安全体系和规章制度进行运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  案例二  一、事故经过  ××轮第19航次在欧洲三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